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暮[唐]卢肇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暮
[唐]卢肇
    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宴,以观其妙。时州客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风韵,尤敬人神。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间,尝呼为“独孤丈”。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时轻云蒙笼,微风拂浪,波澜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
    独孤曰:“公试吹《凉州》。”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人也。”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顽蒙,实不觉。”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躇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竞不知其所去。
【注】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为三段,即散序、中序、破。前两段音乐舒缓,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为“入破”,入破后丝鼓合鸣,节奏急促,舞者开始入场。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公私宴,以观其妙 更:交替,轮换
B.时州客进士者十人 举:提拔,推举
C.公如是,是轻薄 轻薄:轻视,鄙薄
D.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 进:献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表现独孤丈“好手”形象的一组是___
①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                 ②邻居召至者甚惭悔
③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       ④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⑤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否                  ⑥李生再拜,众皆帖息
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宫廷乐师李暮的演奏独步天下,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遇到了身怀绝技却不为人知的独孤生,懂得了学无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
B.小说善于运用铺垫衬托的艺术手法,以“宾”衬“主”,以高衬高,用不同凡响的李暮,衬托出独孤生的神妙超绝。
C.作者善于创造意境,营造了一个与音乐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湖光山色的描摹或渲染气氛,或烘托演技,写景写人,情景相生。
D.为了突出独孤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用响遏行云、吹裂笛子来刻画他演技的高超,用听众的反应来突出演奏艺术的震撼力。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文中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②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5)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遂 吹 声 发 入 云 四 座 震 栗 李 生 蹙 躇 不 敢 动 至 第 十 三 叠 揭 示 谬 误 之 处 敬 伏 将 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举:考中科举.句子译为:当时,有十位新中的进士寄居在州里.
(2)D①是写的李暮;②说的是“独孤丈”一言不发,让带他来的人难堪.排除这两项.
(3)D 错在“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为了突出独孤生技艺的高超,作者没有笨拙地继续描述他更高妙的笛声,而是让他指出李暮吹奏中有夷乐,并断定李暮师事龟兹人,还指出李暮演奏的失误,更“神机妙算”断定李謩的笛子都不管用.最后才描述独孤生的笛声.
(4)①幽处,在偏远的乡村;率,全.译为: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
②甚,很;夷乐,夷人的声调;得无,莫非;侣,朋友.译为:你也算是吹得很好的了,然而,笛声中掺杂有夷人的声调,莫非你有龟兹一带的朋友?
③均,权衡,均衡;负,使动,即使负担,承担;曲,理亏.译为: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5)句子译为:笛声响起,直入云霄,四座震惊,李暮恭恭敬敬、惭愧不安地站那儿一动也不敢动.吹到第十三叠,独孤老丈给李暮指出他刚才吹错的地方,李暮敬重佩服地要拜谢.一句话的主语前一般要停顿,如“声”“ 四座”“ 李生”.断出“声发入云”“四座震栗”“ 李生蹙踖不敢动”,根据句意断出“至第十三叠”“ 揭示谬误之处”.
 
答案:
(1)B
(2)D
(3)D
(4)①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
②你也算是吹得很好的了,然而,笛声中掺杂有夷人的声调,莫非你有龟兹一带的朋友?
③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5)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参考译文:
李暮是唐朝开元年间教坊里的首席吹笛手,近代没有人能超过他.一次,他有事请假到越州.公家、私人轮流宴请他,以便欣赏他的神妙本领.当时,有十位新中的进士寄居在州里.他们都有家产,于是凑足了二千文钱,准备在镜湖聚会,邀请李暮在湖上吹笛,想要欣赏他的风彩,尤其警人神智.因为钱多人少,就相约各带一位客人.其中有一个参加聚会的人,到了晚上才想起这事,没有时间去请别人.他的邻居是个独居者,年龄很大了,长久住在乡下,不懂人情世故,有几间茅屋,乡人都他称为“独孤丈”.于是就带着他赴会.
到了聚会的地方,只见碧波万顷,景物都非常奇特.李暮以手拂笛,游船慢慢地划向湖心.此时,云雾淡淡,草木茂盛,微风吹拂着水浪,波澜陡起.李暮捧笛吹奏,笛声开始响起后,云散雾收,水面和草木阴森森的,仿佛有鬼神降临!船上的宾客都赞叹不已,都认为天上的音乐也比不过他的笛声.独孤老丈却一言未发,在场的人都很不高兴.李暮认为他轻视自己,也非常怨愤.过了好一会儿,才又静思吹奏一曲,曲调更加奇妙超凡,在座的宾客无不赞赏惊骇,独孤老丈还是一言不发.请他来的人深感羞愧后悔,对众人说:“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在座的一起责备独孤老丈,老丈依然不语,只是微微一笑而已.李暮问道:“你一言不发,是轻视鄙薄,抑或是一位高人?”独孤老丈这才缓缓地说:“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音乐呢?”
独孤老人说:“请你试着吹一首《凉州》吧.”一曲终了,独孤老丈说:“你也算是吹得很好的了,然而,笛声中掺有夷人的声调,莫非你有龟兹一带的朋友?”李暮大吃一惊,起身叩拜说:“老先生乃神奇少有之人,我不知天高地厚,我的老师确实是龟兹人.”独孤老丈又说:“当吹到《凉州》第十三叠时误入《水调》,你知道吗?”李暮说:“我愚钝蒙昧,实在不知道哇.”独孤老丈于是取笛欲吹.李暮连忙换了一支笛子,用袖子拂试后递给独孤老丈.独孤老丈看了看,说:“这些笛子都不中用,用的人都是些粗通吹笛的人.”于是又换了一支,说:“这支笛子吹到入破时要破裂的,你不会舍不得吧?”李暮说:“不敢.”于是他就吹了起来.笛声响起,直入云霄,四座震惊,李暮恭恭敬敬、惭愧不安地站那儿一动也不敢动.吹到第十三叠,独孤老丈给李暮指出他刚才吹错的地方,李暮敬重佩服地要拜谢.待到入破,笛子就破裂了,无法吹完全曲了.李暮拜了又拜,众人折服,于是散去.
第二天早晨,李暮和与会的宾客一起前去看望独孤老丈,到那儿一看,只有茅屋尚在,独孤老丈不见了.知道这事的越州人四处寻找他,最终谁也不知他的去向.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卢纶的《送李端》一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  2020-06-13 …

材料一卢梭对世界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首先它对法国大革命进程的影响就极为突出。在大革命发生之  2020-11-03 …

有位客人在主人家老是不走,天下了雨,主人写了一张字条给客人,想让他离开,字条上是这样写的:下雨天留客  2020-11-14 …

阅读《博客》回答小题(10分)博客(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  2020-11-25 …

熟读《信客》,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1)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2020-12-02 …

(1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大革命发生之前的十年里,读卢梭、谈卢梭的人迅速增多,很快超过  2020-12-14 …

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  2020-12-15 …

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  2020-12-15 …

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  2020-12-15 …

阅读某游客的旅游日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游客观光时的所见所想,说明了什么?(2)游客购物时被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