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君子风范君子的争与不争◆蒋骁飞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
慕君子风范
君子的争与不争
◆蒋骁飞
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③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 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④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⑤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⑥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
⑦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 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 你 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 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⑧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
1.通读全文,找出最能具体体现梁启超和陈寅恪“争”与“不争”的语句,完成下边的读书卡片。
2.“争”与“不争”是矛盾的,为什么“争”是君子,“不争”也是君子?请你概括出“争”与“不争”各自蕴含的君子风范。
3. “相反,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成为好事者的说词。”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
4. 文章虽然短小,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指出文中第⑦段划线句刻画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不同方法
5. 积累链接:梁启超和陈寅恪是人中君子,莲花是花中君子,请默写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花如君子一样行为方正、美名远播的句子
1A :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或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
B: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或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
2“争”蕴含思想独立、治学精深的君子之风;“不争”蕴含襟怀坦荡、不重虚名的君子之风。(恰当即可)
3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4梁启超:正面描写(神态、语言描写亦可);陈寅恪:侧面描写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关于三国演义诸葛恪的“恪”字念法关于三国演义诸葛恪的“恪”字是念ke还是念que? 2020-03-30 …
诸葛恪得驴的“权乃以驴赐恪〞的“以〞是什么意思 2020-03-31 …
恪勤恪俭中的恪的解释4选1A能B胜C克服,制止D严格限定E消化有知道的吗?应选哪个? 2020-03-31 …
下列关于原始凭证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的作用方面,自制原始凭证与 2020-04-26 …
记账凭证的“双重编号法”适用于()A.专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双重编号法”适用于()A.专用记账凭 2020-06-10 …
下列有关原始凭证的说法,正确的有()。A: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可以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B: 2020-06-10 …
下列凭证中,属于记账凭证的有()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记账凭证汇总表D转账凭证E累计凭证 2020-06-10 …
读高三,厌倦了学校生活.我们读小学是为了升初中,读初中是为了考高中,读高中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是为 2020-06-10 …
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式记账凭证的有()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通用记账凭证下列各项中, 2020-11-07 …
这是会计辨析题,帮忙做一下谢谢1.记账凭证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银行在办理业务时都采用复式 20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