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陆游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1.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陆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把“嘉谷”“稗草”对比,前者如焚,后者青青,强烈的反差,突出了秋旱之严重。

B.第二句是触景生情,表达出了作者深重的忧虑情绪。

C.三、四句景和情陡然一变,先扬后抑,在鲜明的对比中体现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在旱入雨,忧人喜的情与景的双重翻迭中,表达了诗人忧民、爱民之心。

2.下面的诗句与上面这首诗的主旨不同的一项是

[  ]

A.安得万里裘,盖裹周无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B.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D.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D;C

  1.A、B、C三项主旨均相同,而D项中“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表达的是一种哀怨之情。“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表达的是思念与喜悦之情。其它三项均为正确的。

  2.C项中须“先扬后抑”不正确,三、四句“钩天九奏篇诏乐,未低虚檐泻雨声”是描写,无“景和情陡然一变,先扬后抑”之意,其它三项均正确。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