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
题目详情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挫折之路】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如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转折之路】
材料二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材料三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具体举措是什么?该具体举措最早是在哪里被探索出来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
【光明之路】
材料四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挫折之路】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如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转折之路】
材料二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材料三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具体举措是什么?该具体举措最早是在哪里被探索出来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
【光明之路】
材料四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时间推算,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原因基础上.所以极端主义指的是文化大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的严重失误,依据时间推算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材料二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可以判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识记,材料中“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此会议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通过材料三邓小平“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可判断出邓小平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改革开放中的内容,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是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变得富裕起来.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所以第一扇“窗”指的是深圳.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党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邓小平理论,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5)本题是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社会主义建设要依据国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故答案为:
(1)“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村);深圳.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5)社会主义建设要依据国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材料二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可以判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识记,材料中“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此会议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通过材料三邓小平“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可判断出邓小平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改革开放中的内容,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是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变得富裕起来.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所以第一扇“窗”指的是深圳.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党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邓小平理论,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5)本题是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社会主义建设要依据国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故答案为:
(1)“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村);深圳.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5)社会主义建设要依据国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 2020-05-13 …
四、连一连。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三根麻绳难扯断一根篱笆三个桩万紫千红春满园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柴多火旺 2020-06-10 …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遭遇了许多灾难,从古代被外敌压迫、奴役,到现在 2020-06-13 …
在亚洲西部两河流域有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它就是伊拉克,每天爆炸,恐怖袭击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 2020-06-13 …
《忠经》日:“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 2020-06-19 …
这五句谚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这五句谚语 2020-06-21 …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问题有本书上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那么如 2020-07-01 …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 2020-07-02 …
in和on的用法,我实在很难判断,in和on的用法用在实物当中倒是比较好判断,用于抽象的实物就难了 2020-07-24 …
四、连一连。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三根麻绳难扯断一根篱笆三个桩万紫千红春满园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柴多火旺水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