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筠州学记曾巩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佘,士学于百家之后。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杨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筠州学记
曾巩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佘,士学于百家之后。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杨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而诡欺薄恶之习胜。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间,故不能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选自《唐宋文醇》,有删改)
注:本文为作者给筠州学馆所写的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故乐易敦朴之俗 微:没有
B. 故不得不于所学 笃:专注
C. 至于循之深 习:学习
D. 南州之士以为 病:弊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
A.士有特起于千载之外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寤后之学者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C.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 岳阳楼之大观也
D.请记 设九宾廷,臣乃敢上璧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②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
③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
(4)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宋朝读书人存在着怎样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所以像《乐》、《易》那样淳朴的风气已经衰微了.微:衰败.
(2)B   A.副词,才/副词,竟然;B.连词,表目的;C.那么/表判断,是;D.表动作的对象/介词,在.
(3)①苟:苟且;简:简略;去:离开;就:参与.句子翻译为:(他们)没有苟且简略的想法,他们对于索取与给予、求进与告退、离开与参与,在礼义上一定要符合标准.
②于:表被动;传疏:对经义的解释.句子翻译为:(自己的思想)不被百家(的学说)所扰乱,不被对经义的解释所蒙蔽.
③于:对于;岂:难道;偏:偏重.句子翻译为:那么读书人对于求学与做人,怎么会或偏重于此或偏重于彼呢?
(4)根据文中句子“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可知,原因是“虽明先王之道但尊而守之者不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就是“知与行不一致”.
答案:
(1)A
(2)B
(3)①(他们)没有苟且简略的想法,他们对于索取与给予、求进与告退、离开与参与,在礼义上一定要符合标准.
②(自己的思想)不被百家(的学说)所扰乱,不被对经义的解释所蒙蔽.
③那么读书人对于求学与做人,怎么会或偏重于此或偏重于彼呢?
(4)虽明先王之道但尊而守之者不多 (或知与行不一致)
参考译文:
      周王朝日渐衰微,先王们的遗存也就消亡了.到了汉代,六艺经传从秦朝焚书的余烬中复出,读书人于是可以跟着百家继续学习.谈道论德的人,自恃德行崇高远大隐逸山林不被任用;议论为政之道的人,总是浅近低贱又不效法古代.在那个时候,能够通晓先王之道的人,只有杨雄而已.但是杨雄的文章,世人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但是出现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他们都在保持自我操守上很着力.他们没有草率简略的思想,对于物质上的索取与给予,官位上的提拔或废退,道义上的取舍,一定会从礼义方面来考虑.
      从那时候到魏晋以来,社会风气低劣人才匮乏已经很久了.到了当世,才有读书人从千年之外的典籍开始专研,阐明先王之道,来让后学之子觉悟.世人虽然不能全部了解他们的思想,但是却常常喜欢它.所以学习他们的精髓的人,论及道德的主旨,知道应该不在近代追求它:议论参与政事的规矩,知道效法古人不是绕远的.他们不被百家之言所扰乱,不被经传上的解释所蒙蔽.他们像这样的博学,这是汉代的读书人说不能比的.但是现在能够遵从和恪守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所以像《乐》、《易》那样淳朴的风气已经衰微了,那种诡异欺骗浅薄丑陋的风习占了优势.汉代风习太美,这是我们这代人比不上的原因啊.
      见闻有时很浅薄,但是他的道义很高,和(那种)见闻很渊博,却他的操守不够(一样),这是什么缘故呢?自汉代的读书人是从乡里被推举,所以不能不笃志于自我修养.现今是用文章来选用的,所以不能不专注于学习.至于那些学习深入的,理解到了内心深处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种境界.从这个现象看,那么朝廷喜欢的东西,朝野的人一定比之更厉害啊.难道不是真的吗?让汉代和当今都有学校样的教化开导的方法,那么读书人对于做学问和做人,怎么会有如此之偏颇呢?  
      筠州也算是个州,可是在大江之西,地理偏僻与世隔绝.在庆历初年,天子下诏设立学校,但是只有筠州不能呼应诏令,筠州的读书人认为是个弊端.到治平三年,才有开明之士上报董.董就和郑察看州东南,发现一块地势高旷之地,在上面建造了学舍.两位贤君就带着报呈的文书去了京城,并嘱咐我写篇记. 
      我认为两位贤君对筠州的为政,真的是有所追求的.所以替他们写上我的见闻而成了这篇记,等他们回来之后刻石记录这件盛事吧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写一则简要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5分)本报讯(王翔记者郑燕峰)近日,第1  2020-06-17 …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也有人说:防火防盗防记者“请运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0-06-18 …

绝缨者言译文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火,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  2020-06-21 …

小王闯红灯的行为被晚报记者拍到并刊登在报纸上,并做了短评.小王以被侵犯了肖像权为由将记者告上了法庭  2020-06-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筠州学记曾巩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佘,士学于百家之  2020-07-06 …

记者调查据央视记者2010年12月。17日调查:现在的火锅多是“化学锅”。“不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荆  2020-07-10 …

小王闯红灯的行为被晚报记者拍到并刊登在报纸上,并做了短评。小王以被侵犯了肖像权为由将记者告上了法庭。  2020-11-07 …

用一句话概述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宜春讯(王琦记者章芳)央视《感动中国》20  2020-11-23 …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徐立平:在飞船和导弹上雕刻火药的航天人央视网讯(记者王  2020-12-01 …

小王闯红灯的行为被晚报记者拍到并刊登在报纸上,并做了短评。小王以被侵犯了肖像权为由将记者告上了法庭。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