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注①西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 ① ,心中自不平。 牙璋 ② 辞凤阙 ③ ,铁骑绕龙城 ④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⑤ ,胜作一书生。 注 ①西京:唐朝都城长安。②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的符信。③凤阙:皇宫的代称。④龙城:匈奴名城,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炼。 (2)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从侧面,采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一场激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从侧面衬托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表现了战斗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
(1)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从侧面写出书生的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第三句“辞”写军师辞京,第四句“绕”写雄师包围了敌人。两个字,两个画面,就写出书生的从军、迎战的过程。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最后一联,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2)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记者如何采访作家?(急!)就是问作家问题.可以向作家问什么?(如写作有什么的心得啊?体会?)之类 2020-05-16 …
关于高中语文的问题语文老师说我的作文没有文采,所以每次都不会给我很高的分数,可作为一名理科生,我的 2020-05-17 …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0分)38.在今秋的杭州G20峰会上,中国积 2020-06-09 …
请问朱元璋称帝为什么不依惯例以“吴”为国号?他在称帝前不是先是“吴国公”后称“吴王”的吗.在中国历 2020-06-09 …
我国传统数学重要著作《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 2020-06-13 …
全班有52人,有42人作对第一题,有38人作对第二题,两题都没有作对的有2人,问两题都作对的有都少? 2020-11-06 …
Word操作题(会考时只有4个小题)对给出的Word文档,完成下面的操作。(1)将文章标题文字的字体 2020-11-07 …
任选一题与数学内容相关的经济理论与作题!大虾~作题时按照下列步骤:2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3提出解决问题 2020-12-23 …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 2021-01-08 …
请问2014年中考物理第21题第二问作图题我把时间点9和10对应的温度也标上了请问算错吗?请问201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