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指月之指的典故是什么…有一期百家讲坛上易中天讲到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引用的典故…
题目详情
指月之指的典故是什么…
有一期百家讲坛上易中天讲到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引用的典故…
有一期百家讲坛上易中天讲到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引用的典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明·瞿汝稷曾集录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指月录》三十二卷.书名中的“指月”屡见于经论,即以手指指向明月.《圆觉经》说:“修多罗(了义经)教,如标月指.”“指”喻经教中的一切语言文字,“月”喻佛法的真实义谛.简言之,“指”与“月”喻言与义、相与性的关系.《大慧语录》卷二十谓:“古人云,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归到家了,自然不问程途;见真月了,自然不看指头矣.”“指月”的目的,要人观月,而不是观指.同样,经教中的万言千语,要人悟道见性,而不是执著名相,纠缠字句.
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而不能见性,便误解了“指月”的含义.《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又《大智度论》卷四三说:“如人以指指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看月!”“指为知月因缘”,这就是说,语言文字指归义理,而语言文字本身只是善巧的符号,并不等于义理.正如《楞严经》卷二所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又如宋·余靖《寄题宝峰山玩云亭》诗:“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既然“指”——语言文字只是“善巧方便”,那么,“当须见月亡指,不可依语生解”(《大慧语录》卷十九).反之,为了见“月”,也要借助“指”的方便.宋·慧日《进〈大慧语录〉奏札》强调了“指”——经教的重要性.他说:“窃以佛祖之道,虽非文字语言所及,而发扬流布,必有所假而后明.譬如以手指月,手之与月初不相干,然知手之所指,则知月之所在.是以一大藏经教为世标准,于今赖之.”综合“指月”两方面的关系,才能完整地理解佛教关于“不即文字,不离文字”的旨趣.禅宗还将“指”的意义从语言文字扩大到某些动作,如棒喝、扬眉瞬目、竖拂子之类,所谓“曹州竖拂子,还如指月”(《五灯会元》).
进一层而言,不但“指”不可执著,“月”也不必执著.如宋·宝臣《注〈入楞伽经〉》卷 四谓:“第一义者,是自证圣智三昧乐境.因言而入者,非即是言,是言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若复见月”云云,出于《圆觉经》.
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而不能见性,便误解了“指月”的含义.《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又《大智度论》卷四三说:“如人以指指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看月!”“指为知月因缘”,这就是说,语言文字指归义理,而语言文字本身只是善巧的符号,并不等于义理.正如《楞严经》卷二所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又如宋·余靖《寄题宝峰山玩云亭》诗:“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既然“指”——语言文字只是“善巧方便”,那么,“当须见月亡指,不可依语生解”(《大慧语录》卷十九).反之,为了见“月”,也要借助“指”的方便.宋·慧日《进〈大慧语录〉奏札》强调了“指”——经教的重要性.他说:“窃以佛祖之道,虽非文字语言所及,而发扬流布,必有所假而后明.譬如以手指月,手之与月初不相干,然知手之所指,则知月之所在.是以一大藏经教为世标准,于今赖之.”综合“指月”两方面的关系,才能完整地理解佛教关于“不即文字,不离文字”的旨趣.禅宗还将“指”的意义从语言文字扩大到某些动作,如棒喝、扬眉瞬目、竖拂子之类,所谓“曹州竖拂子,还如指月”(《五灯会元》).
进一层而言,不但“指”不可执著,“月”也不必执著.如宋·宝臣《注〈入楞伽经〉》卷 四谓:“第一义者,是自证圣智三昧乐境.因言而入者,非即是言,是言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若复见月”云云,出于《圆觉经》.
看了 指月之指的典故是什么…有一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物理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2020-05-02 …
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料想诸葛亮三天无法造出十万支箭.关联词该填什么? 2020-05-21 …
诸葛亮所以要一再释放孟获,目的是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 2020-05-21 …
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 2020-06-03 …
根据唐诗三百首中的六种诗体,分别列举出表达同一种情感主题的六首诗.200分重赏~五律五绝七律七绝还 2020-06-09 …
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读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者诸弟韦应物雨中 2020-06-19 …
人的直觉的阅读题人的直觉直觉通常是指对某种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也就是突然跃入人们意识中 2020-06-26 …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杜陵:代 2020-06-29 …
实质内容是什么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2020-06-30 …
对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