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 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 A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 长期表现》

    材料二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租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 。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 1871 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 1889 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步伐。

    材料三   《 19 世纪中期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请回答:

    1 )“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这一观点。

    2 )以材料二的汉口为例,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3 )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近代和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城市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