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莫说宋诗味如蜡赵丽宏①很多人批评宋代诗歌,以理入诗,“味同嚼蜡”。和唐诗相比,宋诗当然逊色很多,然而宋人写诗是否“味同嚼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莫说宋诗味如蜡
赵丽宏
①很多人批评宋代诗歌,以理入诗,“味同嚼蜡”。和唐诗相比,宋诗当然逊色很多,然而宋人写诗是否“味同嚼蜡”,我看不见得。
②中国的格律诗,总体上在唐代登峰造极,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宋诗其实是唐诗的延续,宋代有一些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譬如苏东坡、王安石、陆游、范仲淹、范成大。宋诗中,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作品,可以说俯拾皆是。我可以随意列举几首。
③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这样清新美妙的七绝,即使放到唐诗中,也是上佳之作。这首诗使我联想起唐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其中“小舟撑出柳荫来”和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可以说相映成趣,都是写江南春景,韦应物是无人之景,徐俯诗中有人驾舟,却都写出[甲] 。
④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也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已被后人转喻为[乙] 。
⑤宋诗中,有不少写乡村农家日常生活的作品,文字朴素却色彩丰富,韵味浓郁,写得清新自然,至今读来仍让人感觉亲切。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⑥以上这些宋诗,有唐诗遗韵,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并非“以理入诗”,没有人会说它们“味同嚼蜡”。在浩瀚的宋诗佳作中,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⑦清代纪昀曾评说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宋代理学兴盛,宋人不满唐诗的写景抒情,写哲理诗一时成风。宋人作诗“以理入诗”,却未必“味同嚼蜡”,宋代哲理诗中,不乏经典名篇。最著名的几首,在中国流传数百年生命力不衰。譬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譬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哲理诗名篇,构思奇妙,涵义深邃,回味无穷,早已成为中国人智慧的象征。
⑧宋代的文学巅峰,是词,那是前无古人的创造,可以和唐诗比肩。其实,词也是诗,在我的视野中,宋诗和宋词,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写出美妙词章的诗人们,怎么可能一写诗就“味同嚼蜡”呢? (略有改动)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只有写乡村农家日常生活的宋诗还算有些情味。
B.宋人是“以理入诗”,因此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
C.宋人词写得好,可是一写起诗来就“味同嚼蜡”了。
D.宋诗中优秀作品很多,不能一概说其“味同嚼蜡”。
2.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地语言。
3.请简要说一说作者对于宋诗是什么态度?他在②—⑦段中是从哪两个方面表明自己观点的?
1.D
2.答案示例:
【甲】乡野水边的宁静安谧
【乙】新人的才华初露(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
第一问:作者认为宋诗不见得“味同嚼蜡”。(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①宋诗中,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作品,可以说俯拾皆是;
②宋诗中的哲理诗句篇,构思奇妙,涵义深邃,回味无穷,早已成为中国人智慧的象征。(意思对即可)
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中是燃烧生成的 2020-03-31 …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完蜡烛燃烧试验后,欲探究酒精燃烧的产物.[发现问题]酒精灯燃烧现象与蜡烛燃烧差不 2020-05-14 …
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模型图,则:①把蜡烛放在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根据此原理制成;②把蜡烛放在 2020-05-14 …
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2020-06-23 …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有位同学提出三种假设:①白烟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2020-07-06 …
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 2020-07-07 …
(13分)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图2展示了 2020-07-11 …
晓蒙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发现,在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提出问题“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2020-12-05 …
为什么中国最重要的两个朝代汉和唐之前都有一个较短命的朝代?汉之前的秦;唐之前的隋,他们的历史都很短. 2020-12-17 …
覃昉在完成了对蜡烛生成物的探究后,她继续探究了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否有水和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