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该“磨脑子”的书朱铁志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愉悦,有的艰深晦涩,不易理解。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的,往往是后者,也就是那些能够启人心智

题目详情

该“磨脑子”的书

朱铁志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愉悦,有的艰深晦涩,不易理解。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的,往往是后者,也就是那些能够启人心智、起到“磨脑子”作用的好书。

  ①对于不同的人,“磨脑子”的标准当然是不同的,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去读黑格尔的《逻辑学》,也没有必要让一般读者去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不满足于自己的头脑中平庸见解泛滥、空洞思想舞蹈、信息垃圾肆虐,如果你还想让自己跟上时代、保持精神生活的优势,起码为了有所长进、不甘居人后,也一定要读那些“磨脑子”的书。③只有那些稍微超过自己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书,让自己感到阅读起来略感困难的书,才能激活你的感性,启发你的知性,磨炼你的理性。④而那些轻松阅读便可一览无余的书,那些总让你有居高临下、产生心理优势的书,那些看着好玩想起来没用的书,虽然也能在“开卷有益”的意义上使人受益,但对于注重效率、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便不啻是浪费时间了。⑤因为这种阅读违背时间经济原则,用较多的时间去获取相对较少的信息,投入和产出不相称,是划不来的。

  什么是“磨脑子”的书?就是因为那种看上去比较难懂、不是驾轻就熟的书,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需要反复思考依然还有许多地方读不太懂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它也许是专业书,也许不是。打个未必恰当的比喻: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切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是成正比的,读“磨脑子”的书当然也如此。

  “磨脑子”的书之所以能够“磨脑子”,在于它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思想内涵。它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能使读者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收益。读这种书表面上很慢,其实很快;表面上读得较少,实际上却获得很多。如果说在读书上有以一当十的事,那么读“磨脑子”的书庶几近之。

  对于我们可怜的理解力来说,读“磨脑子”的书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这有点像体育运动中的极限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好书正保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吧。

  我想,人哪怕只是为了使自己过上更体面的生活,也要不断向上攀登、向前挺进的。为此,就应该常常有一点和自己较劲的精神。一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更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悬梁刺股,埋头苦读。这“苦读”二字,便是针对“磨脑子”的书而言。一本轻松愉快的消遣读物何须“苦读”?

  生物学的道理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一个有出息的人应该经常给自己出点难题,向自己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挑战。驾轻就熟惯了,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原本勤劳的肢体僵硬。事实上,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能否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体会风雨中翱翔的欢乐。

  读“磨脑子”的书一定是伴随着排除杂念的精读。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于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好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有时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的、充满生存竞争的环境中。对于许多为生计奔忙的人而言,浮躁的心态是生存压力的表现,精心阅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差不多已成为一种奢侈。整日从南到北、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貌似日理万机,其实多半的“事业”不过是低层次的简单重复。人在这种消耗中变得繁忙而空虚,日积有余,月累不足.碌碌无为,虚掷光阴。心中燃烧着理想火焰的人,是不免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惶惑和恐惧的。

  夜晚的孤灯下精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是一次难得的与智者对话的愉悦体验。它使人暂别白天的琐碎与凡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快乐,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就要学会适当的拒绝。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夜宴的浮华,酣睡的香甜,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叶朗老师曾经建议他的学生精读十本专业书。在他看来,各个专业的名篇巨制虽然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够代表那个专业的经典著作不会太多。如果能够静下心来真正读懂十本专业书,那将成为每个学子一生的财富。我想,叶老师所说的十本专业书,应该成为我们“磨脑子”的书。

  李敖先生从不看电视,夜晚的时光全部贡献给阅读。而他之所读,全是“十年以上的老书”。这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也有资格成为我们“磨脑子”的书。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读“磨脑子”的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体会文章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简答问题。

①“读这种书表面上很慢,其实很快;表面上读得较少,实际上却获得很多。”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这个比喻论证了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分第二段的层次,在句子的序号之间用“‖”表示出来。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划分。

①  ②  ③  ④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则勤奋读书的格言或警句;概括叙述一个名人勤奋读书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列举一本你读过的“磨脑子”的书,简要谈谈读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要读那些“磨脑子”的书。论述的三个方面是:什么是“磨脑子”的书;为什么要读这类书;如何读好这类书。

  2.第一,这一类书有超出一般书籍的信息含量和思想内涵;第二,读这类书是对理解力的高强度的锤炼;第三,“苦读”这类书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第四,读这类书可以开发智力,创造超越自我的境界。

  3.①这类书不容易读,与读一般书籍相比,速度慢,读的数量少,但是它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思想内涵。它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能使读者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收益。②论证了读“磨脑子”的书对理解力是高强度的锤炼,通过艰辛的劳动取得成绩带来的快乐非同一般。表达生动形象,便于读者揣摩体会。

  4.①‖②③④⑤第一层略写选定“磨脑子”的书要因人而异;第二层着力强调只要是有进取心的人都必须认真阅读这类书。

  5.选择、叙述的标准:叙述师长和享有盛誉的名家的言传身教,帮助读者掌握选择“磨脑子”的书的原则。

看了 该“磨脑子”的书朱铁志书有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对于人的心理的实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心理是脑的功能B、心理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C、心理是人脑  2020-06-07 …

因为忙于中考复习,小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开过自己的电脑了,进入潮湿的夏季后,爸爸建议小丽定期给电脑  2020-06-10 …

牛奶加热后呈豆腐脑状能喝吗?前不久买了一箱伊利盒装纯牛奶,加热后呈豆腐脑状,没敢喝.后又去买袋装伊  2020-06-17 …

初一生物某人喝酒过量后,心跳加快,面红耳赤,其最大可能的原因是A.酒精刺激了脑干B.酒精刺激了大脑  2020-07-10 …

9.()下列对心理现象的实质描述错误的是.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人的心理的器官B.客观现实  2020-11-21 …

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前部,小白鼠出汗,刺激后部,则出现寒颤现象,则()A.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下丘脑后  2020-11-23 …

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①母亲在50岁过后,头发已是日渐地白了。先是两鬓斑白,后来是额前白了一绺绺,再后来  2020-11-30 …

丽红的妈妈在医院护理患脑血栓的奶奶,回家后告诉丽红一件事:妈妈发现医生认定血栓形成在脑右侧的患者往往  2020-12-24 …

动物视觉的成像原理是什么?是我没有问清楚,就说昆虫吧,它的复眼有很多的小眼组成,那么它最后是怎么成为  2021-01-14 …

求一个作文结尾!这个结尾要有哲理,是关于“我”和家人因为.我为什么不能玩电脑直到解决,然后劝告大家电  2021-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