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萧涤非先生治杜诗萧涤非先生能在杜甫研究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严谨认真的治学作风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十分注重对理论

题目详情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萧涤非先生治杜诗       萧涤非先生能在杜甫研究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严谨认真的治学作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十分注重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解放初期,他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系统地研读革命导师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著述,心胸豁然开朗,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地在《杜甫研究》中以相当的笔墨来分析杜诗的艺术性。他说:“杜甫的伟大,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人民”,“人民的血泪灌溉了杜甫诗的园地”。这些精辟的论述,无一不是得益于他对革命理论的孜孜以求。
       萧先生熟悉研究对象,包括熟悉研究对象的全部作品。他曾说,杜甫的《新婚别》有“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这样两句,仇兆鳌的注说“嫁时将鸡狗以往,欲为室家长久计也”,这显然是不近情理,不合事实的,所以杨伦的《杜诗镜诠》改注为“用谚语”。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谚语,宋时才有记载,唐代却找不到文献上的根据,所以杨伦也只能虚晃一笔。自己最初径直注上“即俗语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话,是不科学的,总觉得有些慊然。后来,他无意中在王建诗里发现“我身不及逐鸡飞”之句,不觉大喜,因为它证明了唐时确有这一谚语。他觉得如果对研究对象不熟悉,有些有用的材料是会当面错过的。
       1971年,郭沫若所著《李白与杜甫》出版。贯穿全书的基调是扬李抑杜,而且全面贬低杜甫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为了达到贬低杜甫的目的,郭老甚至对国内几位有名的学者如冯至、傅庚生等人,自然也包括萧涤非先生,逐一进行了批评。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对郭老的观点不满意,又不能批评,只有保持缄默。萧先生应许多学者、学生的询问,于1979年在《文史哲》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李白与杜甫>》一文,第一个实事求是地谈了与郭老观点不同的意见。针对郭老说称杜甫为“诗圣”和“人民诗人”毫无依据的观点,他列举陕南歌谣“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诗歌作了千万卷,不留千年存万古”,朱德委员长诗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说明杜甫的两项桂冠都得到了人民的承认。他还用大量确凿的事实,纠正郭老对杜诗的曲解,对郭老苛求古人、脱离历史背景、抹杀杜诗艺术性的做法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他说:“郭老过去也是尊重杜甫的,他这次抑杜,不过是他自己在翻他自己的案,而我们的非议,也不过是以前日之郭老反后日之郭老而已”。萧先生的文章以科学的态度和较强的说服力,打破了学术界沉闷的空气。特别针对郭老这样的权威、名人,萧先生能够言人所不敢言,确实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学术界高度称赞。
       盛名之下,敢于公开纠正自己的错误,是萧先生的一贯作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句,在解释其中“群童”一词时,他这样写到:“杜甫《泛溪》诗‘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到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作于前一年,所泛溪即浣花溪。据此可知,溪之南北两岸原有一批顽童,我疑心诗中群童就是这些顽童。他们敢于欺负人,以抱茅为戏,因而激怒了诗人。过去我把‘群童’全看成穷孩子,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至少是很片面的。
       萧先生十分赞赏清代学者黄生“读唐诗,一读了然,再过亦无异解。惟读杜诗,屡进屡得”的话,所以他几乎用毕生精力研究杜甫,即使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仍不能满足。他在《<杜甫研究>再版漫题》一诗中写道:“嗟予幼学杜,今已逾古稀。岂无分寸功,所得亦已微。虽曰名研究,其实无发挥。赋此聊志愧,非敢望解颐。”更有意味的是,萧先生将陶渊明“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的诗句,改为“但恨在世时,读杜不得足!”可见他对杜诗执著探索的热情达到了何种程度。
       宋代有位学者提出“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不可读杜诗”。1978年,萧先生接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约请,担任《杜甫全集校注》一书的主编。为完成好这项艰巨任务,萧先生不顾古稀之年、抱病之躯,于1979年夏亲率校注组全体同志沿杜甫当年行踪进行实地考察,主持编写了《访古学诗万里行》一书。1984年夏天,校注组赴杜甫故里河南省巩县举行了《杜甫全集校注》座谈会。会议期间,萧先生即兴赋诗两首,其二《重谒邙山少陵墓》写到:“忧国忧民不自忧,东南西北苦飘流。为告后来凭吊者,诗王吟骨在邙丘。”
       关于杜甫的墓,相传有四处:湖南的耒阳、平江,河南的偃师、巩县。经过认真考证比较,萧先生第一次肯定了杜甫的真墓在邙山。
(选自《人物》1993年第2期孔亚兵文《文学史家萧涤非》,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62年 56岁 在北京编写《中国文学史》,在《诗刊》发表《人民诗人杜甫》,在《人民画报》发表《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徐恒堂《萧涤非年谱》)
②萧先生给我回信说:对诗人杜甫的评价,他一直坚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会随波逐流。
(吕家乡《怀念萧涤非先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萧涤非先生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才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分析杜诗的艺术性。
B.萧涤非先生在治杜诗的过程中,发现了唐朝时就有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谚语。
C.萧涤非先生提出了杜甫是“人民诗人”的主张,他不仅重视杜诗的思想性,而且重视杜诗的艺术性,对抹杀杜诗艺术性的做法持批评态度。
D.萧涤非先生通过《重谒邙山少陵墓》肯定了杜甫的真墓在邙山,他是肯定杜甫真墓在邙山的第一人,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材料较为详细地记叙了萧涤非先生发表对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不同意见的过程,表现出萧涤非先生治杜诗从作品实际出发,不随波逐流的治学作风和科学态度。
B.材料引用萧先生对“群童”一词理解的不断深化和自我修正,目的只是印证作者对萧先生敢于公开纠正自己错误的观点。
C.材料引用萧先生“嗟予幼学杜”一诗,既烘托了萧先生治杜诗永不满足的执著精神和谦逊品格,又为材料增添了古朴文雅的色彩。
D.材料采用直接引用的手法,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
E.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塑造了萧涤非先生严谨认真的学者形象。
(3)作为文学史家,萧涤非先生以严谨认真的治学作风,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请结合材料,就治学作风与学术成就的关系进行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D、“他是肯定杜甫真墓在邙山的第一人,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原文最后一段表述为“关于杜甫的墓,相传有四处:湖南的耒阳、平江,河南的偃师、巩县.经过认真考证比较,萧先生第一次肯定了杜甫的真墓在邙山”.故选D.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印证作者对萧先生敢于公开纠正自己错误的观点”原文并无体现;D、“材料采用直接引用的手法”不全面,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引述;E、“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正确,并无“抒情”.故选AC.
(3)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本题考生可结合原文先归纳出杨荫榆的事迹,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逐一加以分析,注意语言通顺,言之成理.解答此类题目,必须结合全文内容.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立足自己的观点,重点分析“苦难”与“财富”即可.大量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见解,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执着于对于诗歌的研究,对学术的研究始终保持着一种执着探索的精神;对于文化名人的错误他敢于直接揭露,你收到肯定,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

答案:
(1)D
(2)AC
(3)①萧涤非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术研究要取得成就,理论积淀不可少.②因为萧涤非熟悉杜甫的全部作品,他才在无意中找到唐朝时就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谚语的佐证材料;学术研究要取得成就,必须熟悉研究对象,才能避免有用的研究材料当面错过.③针对郭沫若这样的权威和名人,萧涤非敢于言人所不敢言,受到学术界高度称赞;学术研究要取得成就,就需要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④萧涤非敢于公开纠正自己对“群童”一词的片面理解,学术研究要取得成就就需要这样的胆识.⑤萧涤非执着于杜诗研究,永不满足;进行学术研究,没有对研究对象的执着探索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⑥萧涤非组织校注组实地考察杜甫当年行踪;进行学术研究,实地考察能增强对研究对象的直接认识,有助于取得成就.
看了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  2020-04-06 …

几首相关的诗词相关以下词语的诗词,按完整精确度而言.请发来完整的诗句、词.只要诗词题材和以下关键词  2020-05-14 …

与音乐有关的诗句;与花有关的诗句;与读书有关的诗句;与四季有关的诗句.  2020-05-23 …

古代女诗人写有关黄河的诗有哪些?如题:问有关古代女诗人写黄河的诗.只要女诗人的,不要男诗人.与黄河  2020-06-04 …

我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中,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请填一填.野旷天低树,下一句.什么,江我国古代诗歌的  2020-06-08 …

关于古诗提问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前两句诗让我想起了相关的诗句:(一句)后两句名句使我想起了相关的名言警  2020-06-16 …

古代不少诗歌与节日息息相关,根据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关于春节的诗句:关于重阳节的诗句:一句话就行了  2020-06-16 …

有关于酒的诗句和表达的感情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  2020-06-21 …

.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  2020-07-07 …

1.写一句与月亮有关的诗2.写一句与流水有关的诗3.写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4.描写某种植物的诗句5.  2020-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