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我们三年级第2课学的《春日》诗意我不懂,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处处可以领略到东风的面容,万紫千红都呈现出春的意境.

题目详情
我们三年级第2课学的《春日》诗意我不懂,
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处处可以领略到东风的面容,万紫千红都呈现出春的意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是朱熹的诗吧,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PS: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看了 我们三年级第2课学的《春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风往哪个方向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道题:东北风是指()。答案有二——A.风从东北  2020-05-13 …

读图,回答1~3题。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可能是[]A.南-北风B.东北风C.西北  2020-05-15 …

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都可以被称为偏东风吗?偏东风不...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和南半球的极  2020-05-23 …

下图为“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变化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3-4题.图中乙地风向的变化最可能是  2020-07-03 …

图中阴影部分B表示水体.A、C表示裸地,如果此时是南半球夏季,那么A、C两地的风向一般表现为()A  2020-07-06 …

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  2020-07-25 …

一骑车人以5m/s的速率向东走时,他感到风从正北方向吹来;当他以加倍的速度骑车时,则感到风从东北方向  2020-11-25 …

关于图中局部地区盛行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沿海一夏半年一东北风B.北部沿海一夏半年一西北风  2021-01-02 …

8.图中M、N两地常年盛行主导风向分别为()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东南风C.西南风、东北风D  2021-01-12 …

读某平原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流向大致可能是()A.东风自西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