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齐有北郭骚者,结罘①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①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 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②而从, 造于君庭 ,求复者③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 齐必侵矣 。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④而自追连晏子,及之国郊, 请而反之 。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①罘( f* ),捕兽的网。②笥( s@ ),一种容器。③复者,负责通报的人。④驲( r@ ),一种车。

(1)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夫子将焉

B.

晏子之义。

C.

盛吾头于笥中。

D.

晏子见疑于景公,出

(2)

文中画线的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的一项是

[  ]

A.

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B.

造于君庭。

C.

齐必侵矣。

D.

请而反之。

(3)

下列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亡,岂不宜哉。 闻北郭子 以死白己也。

B.

国之必侵。 晏子 疑于景公。

C.

吾将 身死白之。 险 远,则至者少。

D.

因谓其友曰。 公等录录,所谓 人成事者也。

(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舍生取义”的一组是

①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②见疑于齐君,将出奔。③养其亲者,身伉其难。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⑤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⑥请以头托白晏子也。

[  ]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关心百姓疾苦的胸怀。

B.

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

C.

北郭骚因晏子是国之栋梁,且帮助过自己,决心以死为晏子辩白。

D.

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C;2.C;3.A;4.D;5.D;

解析:

(1)

A项,“适”文中义为“往”,“到……去”,今义为“合适”、“舒服”;B项,“说”在文中通“悦”,“喜欢”,今义为“用话来表达”;D项,“奔”文中义为“逃跑”,今义为“奔跑”。

(2)

其中“侵”义为“被侵略”、“被攻打”,是不带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3)

A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见:①看见,②被;C项,以:①用,②表并列关系;D项,因:①于是,就,②凭借。

(4)

“舍生取义”讲的是北郭骚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操,③④⑥合乎要求。①为北郭骚孝敬母亲;②为晏子因被怀疑而出逃;⑤写友人讲信守信,这三项均与题干要求无关,凡带①②⑤其中一项者,即可排除。

(5)

晏子的两次感慨中,第二次不表现“愧疚”,而是表现晏子的伤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