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
| |||||
| 1.可分三层。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做到“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提示:体会召公说话的条理性,可体会其说话严密的逻辑性。 2.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成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被动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比喻乃是前一比喻的深入。 |
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凤凰城”的美誉,“塞上飞圣火,祥云映湖城”,2008年7 2020-06-08 …
一篇作文,题目是《二十年后访汶川》,450左右.四川汶川,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可见5 2020-06-18 …
一篇古文,好像是课文,题目和作者忘了,但是有两句是说学习可以什么什么,游览名山大川可以什么什么.大 2020-06-19 …
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 2020-07-25 …
下列有关文学知识不正确的一项[]A.王安石,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有《临川先生 2020-07-25 …
推荐西川的书无意间读了西川的《思想练习》就被他的文笔吸引.请喜欢他读过他文章的人推荐几本他的代表作给 2020-11-05 …
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分崩离析(分散)B多行不义必自毙(跌倒)C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止)D 2020-11-11 …
材料一:宜宾新闻网7月13日讯(记者杨晓川发自成都)2015年7月13日,2015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 2020-11-12 …
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 2020-11-14 …
下列句中“于”字含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③无望民之多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