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设计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基本要
题目详情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设计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 ,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
基本要求:
1、对原系统进行分析,绘制原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绘制原系统的Bode图,确定原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
3、绘制原系统的Nyquist曲线.
4、绘制原系统的根轨迹.
5、设计校正装置,绘制校正装置的Bode图.
6、绘制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
7、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8、绘制校正后系统的Nyquist曲线.
9、绘制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
4/s(2s+1)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 ,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
基本要求:
1、对原系统进行分析,绘制原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绘制原系统的Bode图,确定原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
3、绘制原系统的Nyquist曲线.
4、绘制原系统的根轨迹.
5、设计校正装置,绘制校正装置的Bode图.
6、绘制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
7、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8、绘制校正后系统的Nyquist曲线.
9、绘制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
4/s(2s+1)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理论分析设计
1、确定原系统数学模型;
当开关S断开时,求原模拟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个G(s).
c);(c、2、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确定原系统性能:
3、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并验算设计结果;
设超前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rd>1
),则:c处的对数幅值为L(cm,原系统在=c若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由此得:
由 ,得时间常数T为:
4、在同一坐标系里,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
二、Matlab仿真设计(串联超前校正仿真设计过程)
注意:下述仿真设计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
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计(校正),就是借助Matlab相关语句进行上述运算,完成以下任务:①确定校正装置;②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③确定校正后性能指标.从而达到利用Matlab辅助分析设计的目的.
例:已知单位反馈线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450,幅值裕量h≥10dB,利用Matlab进行串联超前校正.≥7.5弧度/秒,相位裕量c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开环截止频率
c)]、幅值裕量Gm(1、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求原系统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即
num=[20];
den=[1,1,0];
G=tf(num,den); %求原系统传递函数
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margin(G); %求原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
[Gm,Pm,wj,wc]=margin(G);
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
原系统伯德图如图1所示,其截止频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从图中可见.另外,在MATLAB Workspace下,也可得到此值.由于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都小于要求值,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较为合适.
图1 校正前系统伯德图
2、求校正装置Gc(s)(即Gc)传递函数
L=20*log10(20/(7.5*sqrt(7.5^2+1))); =7.5处的对数幅值Lc%求原系统在
rd=10^(-L/10); %求校正装置参数rd
wc=7.5;
T= sqrt(rd)/wc; %求校正装置参数T
numc=[T,1];
denc=[T/ rd,1];
Gc=tf(numc,denc); %求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
(s)(即Ga)3、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
numa=conv(num,numc);
dena=conv(den,denc);
Ga=tf(numa,dena); %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a
4、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与原系统及校正装置频率特性进行比较;
求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幅值裕量Gm.
bode(Ga); %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
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
bode(Gc,'-.'); %绘制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
margin(Ga); %求校正后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
[Gm,Pm,wj,wc]=margin(Ga);
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
校正前、后及校正装置伯德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其:截止频率wc=7.5;
),校正后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相位裕量Pm=58.80;幅值裕量Gm=inf dB(即
从MATLAB Workspace空间可知校正装置参数:rd=8.0508,T=0.37832,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
图2 校正前、后、校正装置伯德图
三、Simulink仿真分析(求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注意:下述仿真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
线性控制系统校正过程不仅可以利用Matlab语句编程实现,而且也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仿真模型,分析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特性.
1、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原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原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图4 原系统阶跃向应曲线
2、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6所示.
图6 校正后系统阶跃向应曲线
3、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比较
仿真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校正前、后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8所示.
图8 校正前、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四、确定有源超前校正网络参数R、C值
有源超前校正装置如图9所示.
图9 有源超前校正网络
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很大时,该网络传递函数为:
(1)
其中 , , ,“-”号表示反向输入端.
该网络具有相位超前特性,当Kc=1时,其对数频率特性近似于无源超前校正网络的对数频率特性.
根据前述计算的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与(1)式比较,即可确定R4、C值,即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R、C值.
注意:下述计算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计算结果不同.
如:由设计任务书得知:R1=100K,R2=R3=50K,显然
令
T=R4C
1、确定原系统数学模型;
当开关S断开时,求原模拟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个G(s).
c);(c、2、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确定原系统性能:
3、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并验算设计结果;
设超前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rd>1
),则:c处的对数幅值为L(cm,原系统在=c若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由此得:
由 ,得时间常数T为:
4、在同一坐标系里,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
二、Matlab仿真设计(串联超前校正仿真设计过程)
注意:下述仿真设计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
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计(校正),就是借助Matlab相关语句进行上述运算,完成以下任务:①确定校正装置;②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③确定校正后性能指标.从而达到利用Matlab辅助分析设计的目的.
例:已知单位反馈线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450,幅值裕量h≥10dB,利用Matlab进行串联超前校正.≥7.5弧度/秒,相位裕量c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开环截止频率
c)]、幅值裕量Gm(1、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求原系统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即
num=[20];
den=[1,1,0];
G=tf(num,den); %求原系统传递函数
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margin(G); %求原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
[Gm,Pm,wj,wc]=margin(G);
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
原系统伯德图如图1所示,其截止频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从图中可见.另外,在MATLAB Workspace下,也可得到此值.由于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都小于要求值,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较为合适.
图1 校正前系统伯德图
2、求校正装置Gc(s)(即Gc)传递函数
L=20*log10(20/(7.5*sqrt(7.5^2+1))); =7.5处的对数幅值Lc%求原系统在
rd=10^(-L/10); %求校正装置参数rd
wc=7.5;
T= sqrt(rd)/wc; %求校正装置参数T
numc=[T,1];
denc=[T/ rd,1];
Gc=tf(numc,denc); %求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
(s)(即Ga)3、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
numa=conv(num,numc);
dena=conv(den,denc);
Ga=tf(numa,dena); %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a
4、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与原系统及校正装置频率特性进行比较;
求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幅值裕量Gm.
bode(Ga); %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
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
bode(Gc,'-.'); %绘制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
margin(Ga); %求校正后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
[Gm,Pm,wj,wc]=margin(Ga);
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
校正前、后及校正装置伯德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其:截止频率wc=7.5;
),校正后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相位裕量Pm=58.80;幅值裕量Gm=inf dB(即
从MATLAB Workspace空间可知校正装置参数:rd=8.0508,T=0.37832,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
图2 校正前、后、校正装置伯德图
三、Simulink仿真分析(求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注意:下述仿真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
线性控制系统校正过程不仅可以利用Matlab语句编程实现,而且也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仿真模型,分析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特性.
1、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原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原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图4 原系统阶跃向应曲线
2、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6所示.
图6 校正后系统阶跃向应曲线
3、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比较
仿真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校正前、后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8所示.
图8 校正前、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四、确定有源超前校正网络参数R、C值
有源超前校正装置如图9所示.
图9 有源超前校正网络
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很大时,该网络传递函数为:
(1)
其中 , , ,“-”号表示反向输入端.
该网络具有相位超前特性,当Kc=1时,其对数频率特性近似于无源超前校正网络的对数频率特性.
根据前述计算的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与(1)式比较,即可确定R4、C值,即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R、C值.
注意:下述计算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计算结果不同.
如:由设计任务书得知:R1=100K,R2=R3=50K,显然
令
T=R4C
看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数学当中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基函数加基函数,什么基函数+偶函数,或基函数乘以偶函数,或反正就这些 2020-05-16 …
高一三角函数正弦余弦诱导公式及基本关系式1、已知sin2α<0,且cosα的绝对值=-cosα,问 2020-06-03 …
y=x^a-2x+1是基本初等函数吗y=x^a-2是基本初等函数吗基本初等函数和初等函数有y=x^ 2020-06-08 …
幂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由它生成的常见函数有:常值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 2020-06-08 …
高一数学~!急~!公式汇总~!谁帮忙汇总一下高一下学期三角函数那的公式~!谢谢咯~!只要三角函数的 2020-06-10 …
高中11个函数除了最基本的正比函数,对数函数,正余弦函数这些,还有类似对号函数的一共十一个函数,高 2020-08-01 …
谁帮忙汇总一下高一下学期三角函数那的公式~只要三角函数的~也就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 2020-08-02 …
复变函数基础题2题在线等...(1)设函数f(Z)在Z0连续且f(Z0)不等于0,证明f(Z)在Z0 2020-10-31 …
已知,正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根号2-1,根号2+1),求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点A(2,3)在反比例函数 2020-11-27 …
所有的函数都具有单调性吗?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还有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以及复合函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