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洛桥晚望唐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1)诗的前三句描摹了桥下冰初结、、和楼阁闲静等初冬时节的
题目详情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1)诗的前三句描摹了桥下冰初结、___、___和楼阁闲静等初冬时节的景致,渲染出___的气氛。
(2)有人评价此诗奇在结尾,有画龙点睛之妙。请从视角变换的角度分析这一评论。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1)诗的前三句描摹了桥下冰初结、___、___和楼阁闲静等初冬时节的景致,渲染出___的气氛。
(2)有人评价此诗奇在结尾,有画龙点睛之妙。请从视角变换的角度分析这一评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即:路上人行绝、榆柳萧疏、萧瑟凄凉.
(2)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这首诗前三句从“冰初结”“人行绝”到“榆柳萧疏”“楼阁闲”,场景不断变换,视线由近到远,视野逐步开阔.而最后一句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笔力遒劲,气象壮阔,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线的生机,表现了诗人在明净的月光下,忽然看到嵩山上皑皑白雪时的极度快意.
答案:
(1)路上人行绝、榆柳萧疏、萧瑟凄凉.
(2)这首诗前三句从“冰初结”“人行绝”到“榆柳萧疏”“楼阁闲”,场景不断变换,视线由近到远,视野逐步开阔.而最后一句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笔力遒劲,气象壮阔,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线的生机,表现了诗人在明净的月光下,忽然看到嵩山上皑皑白雪时的极度快意.
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 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2)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这首诗前三句从“冰初结”“人行绝”到“榆柳萧疏”“楼阁闲”,场景不断变换,视线由近到远,视野逐步开阔.而最后一句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笔力遒劲,气象壮阔,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线的生机,表现了诗人在明净的月光下,忽然看到嵩山上皑皑白雪时的极度快意.
答案:
(1)路上人行绝、榆柳萧疏、萧瑟凄凉.
(2)这首诗前三句从“冰初结”“人行绝”到“榆柳萧疏”“楼阁闲”,场景不断变换,视线由近到远,视野逐步开阔.而最后一句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笔力遒劲,气象壮阔,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线的生机,表现了诗人在明净的月光下,忽然看到嵩山上皑皑白雪时的极度快意.
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 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看了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洛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材料 2020-05-13 …
单选题“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正确的理解是[]A.人们都悠闲自在地看桂花落下来,夜静时山里空荡荡 2020-05-16 …
陶潜《九日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其中说的是如下哪一 2020-05-20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 2020-06-16 …
运来一批冰箱,售出的冰箱与剩下的冰箱的比是三比二,售出冰箱比剩下的冰箱多8台,运一批冰箱,售出的冰 2020-06-16 …
代表白居易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是()A.讽谕诗B.闲适诗C.感伤诗D.杂律诗 2020-06-18 …
偷得浮生半日闲古诗今译,比喻什么?是说终于得到闲暇时光么? 2020-07-10 …
谁有关于闲的诗句名言还是俗语.诗句中有闲字即可.或着与悠闲休闲有关的一类词急用越多越好啊3Q~最好 2020-07-10 …
香菱学诗的精神对你有触动吗?你是否也想当回诗人过把瘾?那就尝试一下!冰心的许多小诗都富有哲理,如:“ 2020-12-18 …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1)冰心将平时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汇编成了两本风格独特的”“小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