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文论语·学而篇的译文

题目详情
古文论语·学而篇的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看了古文论语·学而篇的译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0套英语试卷40篇古文联系并翻译40篇诗词训练4篇作文40篇现代文(回答并抄题)15天完成,  2020-05-13 …

国学智慧答案选择题(50分)1、汉朝时期的尚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00分)A.29篇今文《尚书  2020-06-11 …

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大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读懂一篇古文呢要具体的方法上的指导,我现在了解了一点关于古汉  2020-07-25 …

我家有篇古文据说是古代举人考试前的一篇文章从右往左右侧开头是题目下方写着河南元刘古勤刘古勤的勤字不确  2020-11-26 …

求解一篇通篇全是SHI音的古文.全篇全读Shi..还有石狮什么的.这篇古文题目是什么?顺便求内容..  2020-12-05 …

找一篇古文有一篇古文,有这么一句话“工欲····”意思好像是说同样是一种工具有人拿它杀人它就成了凶器  2020-12-07 …

求解答过程:阅读下面这篇古文(节阅读下面这篇古文(节选),回答文后问题.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  2020-12-11 …

以信念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以信念为主题,写一篇古文新编,古文为《劝学》用现代汉语写天亮了就要交急  2020-12-22 …

给我十五篇古文式的古人故事.我要十五篇古文式的古人故事.如:木兰诗,世说新语等.要把题目连带内容写出  2020-12-28 …

2个月做20张数学考卷背15张英语(共计1000左右的词组和牛津词汇)10张英语考卷背15篇古诗然后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