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6分)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颔联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颈联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3分)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根据答题准确性和表达情况酌情给分)【解析】
(1)试题分析:诗中花正好,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发好禁春”是诗人要享受这春意,没有“春去”,更无“夏来”,故C项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只看诗歌本身,或许显朦胧,但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因此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 2020-04-27 …
德意志第一帝国为什么要叫神圣罗马帝国?原来一直以为神圣罗马帝国是罗马帝国的后代……德意志民族是日耳 2020-05-16 …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各是什么意思从标题中又可以看出当时人 2020-05-24 …
重重有赏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 2020-06-09 …
诗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题柳郎中茅山故居[唐]李德裕①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 2020-07-07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 2020-07-11 …
人民日报共有多少篇马航报道求帮忙统计一下,人民日报从3月9日到4月9日期间,共有多少篇与马航MH3 2020-07-26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1分)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 2020-12-19 …
.1957年7月15日,马寅初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新人口论》。1959年第5期《北京大学学报》发表 2020-12-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马人望,字俨叔。成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