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本文围绕筷子漫谈了许多内容,下列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筷子的由来及材料b。筷子的古名及易名才c。执筷的方法和礼仪d。筷子的有关文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题目详情
本文围绕筷子漫谈了许多内容,下列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筷子的由来及材料b。筷子的古名及易名才c。执筷的方法和礼仪d。筷子的有关文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文中说筷子“大朴胜华”,是因为筷子具有□ □ □ □,□ □ □ □,□ □ □ □的特点.
【答案】 取材方便 形态简单 使用简便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要先确定筛选区间,然后进行概括.本题的筛选区间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认真阅读后根据要求概括成三个四字短语即可.)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箸”易名为“筷子”的原因.(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民间讳俗,以“箸”为“快儿”;大多竹制,故添上“竹”字头;单音节名词向双音节名词发展,又加“子”.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集中介绍“‘箸’易名为‘筷子’的原因”的段落为倒数第三段,对此进行概括总结即可.)
15.作家郭永秀有诗云“五指微拢/轻轻夹起五千年的芬芳”,在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种器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筷子承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表现了祈求平安的民族心理;②体现了民族语言的发展;③反映出中华民族讲究礼仪的美德;④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应该从全文着眼,筛选与筷子承载的传统文化相关的语句,然后进行概括.)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筷子比考究而繁琐的刀、叉、匙使用起来简易、便捷,比以手抓食礼貌、文明.
B.筷子虽外观粗朴简陋,但国人对其情有独钟,原因之一是它使用起来方便灵巧.
C.筷子古名为“箸”,其历史可追溯到商纣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D.筷子虽然只是吃饭的工具,但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筷子也是举止文明的表现.
【答案】 A(筷子,刀、叉、匙和用手抓食各有千秋,不分优劣.)
看了 本文围绕筷子漫谈了许多内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  2020-06-30 …

1555年,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  2020-07-05 …

马克思称英法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A.迫使清政  2020-07-14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说明西周时期()A.皇权宗法化B.王权专制化  2020-07-25 …

从本质上看,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C.占  2020-11-25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目的是为了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B.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C.扭  2020-11-25 …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企图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企图使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华权  2020-12-12 …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  2020-12-20 …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都()A.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以武力胁迫清政府屈服C.为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  2020-12-21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目标是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开设工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