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个人的村庄讲的是什么?是《一个人的村庄》讲的是什么?是什么主题?

题目详情
一个人的村庄讲的是什么?
是《一个人的村庄》讲的是什么?是什么主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个人的村庄》是一部散文集,作者刘亮程.刘亮程何许人也?一曰农民,二曰作家(这是我个人对其定位).他是一个在大西北土生土居土长的人,作为一个农民,他“常常扛着一把铁锨”,“与虫共眠”,饲养牲畜以岁月;作为一个作家,他是整个村庄“唯一的旁观者”,“和那些偶尔路过村庄,看到几个生活场景便激动不已,大肆抒怀的人想比”,他“看到的是一大段岁月”,而这岁月在他的眼中又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在人类现代文明和时间进程中,敏锐如刘亮程者可谓五里一徘徊.
  作为人类早期聚居的形式,村庄见证了我们这些聪明大生命的智慧和勇气.从村庄到乡镇再到城市,有人愉快地乘着时间飞进未来去,这速度奇快.有人又觉得慢,于是积攒着不知足的劲,继续努力飞奔.“所有的人在朝一个叫未来的地方奔跑,跑在最前面的是繁华都市,紧随其后的是大小城镇,再后面是稀稀拉拉的村庄,黄沙梁太小了,迈不动步子,它落在了最后面.”作者的父亲的这段话语我们听了是什么感觉呢?生动形象,还是老人的经验主义式的睿智?当然,我们就是这么被切中要害的,所以,现代人面对什么总可以潇洒地一笑而过.当然,这不是在说城市的建立是对人类的摧残,我们承认文明时代的进步,只不过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反思.作者这样写到,“当人们抛弃一切进入现代,它们默默无闻伴随前后,保持着最质朴的品质.我们不能不饲养它们.同样,我们不能不宰杀它们.我们的心灵拒绝它们时,胃却离不开它们.”这里的它们主要是牲畜.这在人看来,我们吃喝住食必然要牺牲这些的,但是被作者这么一说,感觉像是犯罪了.事实是我们人类自己在进化中开始丢失了一些东西所引起的.作者就有个例子:与牲畜相处,我们饲养牲畜以岁月,而它们饲养我们以骨肉.最重要的是,它们留给我们的还有“那些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白的思绪”.作者说还有思绪,还好,我们没有完全零度.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反思,我们需要自己的步调,我们需要恒着自己的速度.
  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人们在飞奔未来的同时,也会迷惘于前景(这不是小数人,而是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突出表现在学术界领域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包括解构主义等等).二十世纪始,掺杂容纳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符号学等等,艺术在其中不断地蜕变发展.而作为艺术成员之一的文学,也遭遇了现代先进文明的洗礼,只不过它的基本表现是抵抗.文学的内容、思想和价值观等建立在一种对现代文明的距离感基础之上,高度关注人的缺失,于是,人性被提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巨大的失落感让人类开始自我拯救.
  在《一个人的村庄》中,作者几乎将村庄中的所拥有的都搬了上来.猫猪鸡牛马驴蚂蚁鸟虫等等牲畜生物,有黄昏、炊烟、土路、麦子等等村庄独有的意象.尤其是在《第二辑 风中的院门》里,他写到的基本上是童年或者年轻时候的人事和感触,他用一种文人固有的缅怀之情来写,是因为这些人事感触被一场叫“刘二之风”给刮走了.“刘二之风”吹遍他一个人的村庄.风,是一种捕捉不到却实有存在的东西,它是流动的空气,它就如时间.一个人,一个农民,拿什么去抵抗流逝的东西呢?
  在《第三辑 家园荒芜》中,作者真正把“一个人的村庄”给阐释了出来.为什么会家园荒芜呢?是时间,是时间的流逝带走了原本的初衷.有人常说,因为改变,所以怀念.这句话用在这里在确切不过了.“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当“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的时候,昔日的黄沙梁没有变成想象中的样子,却是荒芜了,它比兴旺和繁荣都要“更强大,也更深远地浸透在生活中、灵魂中”.所以,“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另外一方面,时间的强大让人自身也充满了失落.刘亮程先生显然是不甘被岁月掩埋的.拥有这种幻灭感的人充斥着强烈的上进心和功利心,努力地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作者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阐释“一个人的村庄”这个标题,“我的孤独不在荒野上,而在人群中.”这至少可以表明,为什么在几十户人家的一个村庄里,他每晚都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说自己孤独地守着村庄.真正的农民,有温饱感,之后便是人命似地劳动,哪怕已经衣食无忧了,他不知道除了劳动还可以做点什么.而刘亮程先生显然不是这样的,他有意识地觉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黄沙梁这块土地上,在时间的长河里,所以虽身为农民,却不是“一年年地种庄稼、耕地”,而是万分自恋般使劲回忆往事和生发感想.这就是他抵抗岁月的最大武器,所以一株草,一棵树,一朵云,一只虫……在他的笔下充满了温情.这种客体被高度主体化的手法充分证明作者的巨大失落感和强大抵抗力,而时间漫过一切,我们就将还是要在自己熟悉的天空下消失.短促的我们靠留下来的痕迹印证了生命的大荒芜,而非时间的无情流逝.刘亮程者可谓“这个孤独的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那么我们大学生呢?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与时间的计较和拼劲.在我们走到自己的尽头之前,在光阴赶上我们之前,我们要使劲地拼搏,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好让岁月铭记我们的痕迹.
  刘亮程被誉为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一个人的村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乡土小说和散文诗的结合.如果说这部作品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是无可挑剔,可我会苛刻地提出,“先生,你为什么没有把它写成小说?”当然,这是题外话了,但是我想如果真的可以,拿出写这部散文集一样甚至更好的水平去写部长篇小说,那么黄沙梁离边城,离约克纳帕塔法也就不远了,当然这纯粹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