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半山春晚即事①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②路静,交交③园屋深。床敷④每小息,杖屦⑤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①此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②路静,交交③园屋深。
床敷④每小息,杖屦⑤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③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④床敷:安置卧具。⑤杖屦(jù):扶杖漫步。
(1)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
(2)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②路静,交交③园屋深。
床敷④每小息,杖屦⑤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③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④床敷:安置卧具。⑤杖屦(jù):扶杖漫步。
(1)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
(2)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通过“好音”应该想到以动衬静,以鸟的声音来烘托环境的宁静,继而烘托人物的悠闲心情.
(2)首先要理解高步瀛的话的意思,即在平和闲淡中蕴藏愤懑之情.平和闲淡中在这首诗中体现在景物描写和其烘托的人物的悠闲的心情,从第一题的解说中可以看出,“愤懑”之情要结合注释①,诗人罢相后心理未免失去平衡,时常流露出一种孤寂和无人相知之感,通过他诗句中可以看出,“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作者百无聊赖,内心孤苦,但这些都是由于政局造成的.
答案:
(1)以动衬静(以动写静/寓情于景);以鸟鸣声烘托环境的宁静,心情的悠闲.
(2)诗人从煊赫一时的相位位置上退下来,心理未免失去平衡,骨子里当会藏有一种罢相后的不满,诗人通过对自身的活动叙述和北山鸟的意象描写,就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无人相知之感.但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却表达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在平和闲淡中蕴藏着对政局的不满,绵里藏针令人不觉.(应结合具体诗句稍做分析)
译文:
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
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于言外.
(2)首先要理解高步瀛的话的意思,即在平和闲淡中蕴藏愤懑之情.平和闲淡中在这首诗中体现在景物描写和其烘托的人物的悠闲的心情,从第一题的解说中可以看出,“愤懑”之情要结合注释①,诗人罢相后心理未免失去平衡,时常流露出一种孤寂和无人相知之感,通过他诗句中可以看出,“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作者百无聊赖,内心孤苦,但这些都是由于政局造成的.
答案:
(1)以动衬静(以动写静/寓情于景);以鸟鸣声烘托环境的宁静,心情的悠闲.
(2)诗人从煊赫一时的相位位置上退下来,心理未免失去平衡,骨子里当会藏有一种罢相后的不满,诗人通过对自身的活动叙述和北山鸟的意象描写,就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无人相知之感.但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却表达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在平和闲淡中蕴藏着对政局的不满,绵里藏针令人不觉.(应结合具体诗句稍做分析)
译文:
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
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于言外.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赏析东岗晚步古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什么样画面?由那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简述诗人为何自怜?整诗用什么手法结尾 2020-03-30 …
最近策划一个舞台剧,需要营造一个寂静夜晚的气氛,求一段表现寂静的夜晚的音频,最好有蛐蛐的叫声. 2020-05-13 …
求古诗《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阅读答案:古诗: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唐·白居易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 2020-06-22 …
赏析一下这段文章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 2020-06-29 …
古诗题奉晚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需要此诗 2020-07-08 …
张若虚是A初唐诗人B盛唐诗人C中晚唐诗人D晚唐诗人 2020-07-10 …
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A.妩媚可爱B.清新恬静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A. 2020-11-13 …
英语翻译圣人广场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这里白天很宁静,晚上却很热闹,许多人吃过晚饭之后到这里来玩。 2020-11-22 …
白居易(772-846)代现实主义诗人,字,晚年自号居士.他的作品有白居易(772-846)代现实主 2020-12-11 …
古诗:春晚左纬前两联如何描写春晚景色的?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