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9 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3 分)   

20 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2 分)

21 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 3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9 .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 1 分)

深意:①虚实结合,古今相融:以“桃花源”之虚代“庆全庵”之实;②“暴秦”暗指“暴元”:对桃源人而言,是为“避秦”,对作者来说,实为“避元”;暗示自己厌恶憎恨元朝的感情。( 2 分,意对即可,不拘泥术语)

20 .①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②强化了眷念故国而又不得不避世山中的孤寂悲切之情。(一点一分,第二点答出“孤寂”“悲切”之一关键词即可。)

21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以花喻己,国亡就像花儿失根,失去依傍,到处飘落;③借物抒怀,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忠于故国,洁身自好,绝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和诚心)。(一点 1 分,意对即可)

【解析】

19 .

试题分析:诗题的是自己门前的桃花,但诗直接由题宕开,从桃花联想到桃花源。桃花源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文中说武陵有个渔夫,见到一条小溪,溪边长满桃花,落英缤纷,他顺溪水找到了一个地方,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自称是避秦乱而迁移至此,遂与世隔绝,不知外面的世界已几经变更。渔夫回家后,告诉了当地太守,再去找那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诗首句就是借桃花源,说自己找了块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目的是为了躲避新朝。诗人在感情上已经把自己等同于桃花源中躲避秦末暴政的人物,万事不关心,因此第二句说自己自从避世后,连时间概念都没有了,只是见到眼前桃花盛开,方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这两句虽然读来觉得平易自然,实际上隐含着诗人无数的伤心血泪在内;他的避居,完全是不得已,他何尝不是天天在祈祷有人起来推翻元蒙统治,恢复宋朝河山呢?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20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21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看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悠扬的笛声."广阔的原  2020-06-28 …

英语翻译秦既并灭六国,专有天下,罢侯置守.艾子当是时,与秦之相有旧,喜以趣之,欲求一佳郡守.秦相见  2020-07-02 …

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A.楷书B.隶书C.小篆D.行  2020-07-05 …

文明出游展风采链接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随处可见  2020-07-16 …

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文化生  2020-11-03 …

诗词韵里读春天张桂玲①这个早春的寒气太重,企盼中却未见随风摇曳的柳丝儿含青吐绿,未见草长莺飞的影子裁  2020-11-10 …

病句秦公一号大墓的总体积比先秦所见最大的国王墓——20世纪发掘的河南安阳侯家庄商王陵大十倍以上.秦公  2020-11-12 …

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A.楷书B.隶书C.小篆D.行书  2020-12-15 …

史书说:“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辅佐丞相,也负责对百官监察和纠劾,可递补相位之缺,可见  2020-12-26 …

英语翻译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食品零售店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