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种梅①刘翰凄凉池馆欲栖雅,彩笔无心赋落霞。惆怅后庭风味②薄,自锄明月种梅花。注释①此诗是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种梅
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雅,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释】①此诗是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
②后庭风味: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常集众狎客作乐,并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
(1)诗人为何“无心赋落霞”?
(2)请就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做简要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诗句分析,由注释1可知,此诗写于北宋灭亡之后,诗人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自然会忧世伤时,不免有凄凉之感.“惆怅后庭”运用历史典故,写出了诗人对宋末统治者的醉生梦死的奢靡之风的愤慨与鄙视之情.
(2)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表现手法知识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此类题要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作用.“惆怅后庭”,根据注释可知,第三句运用了历史典故的手法,借用历史典故来达到讽刺宋末统治者昏庸腐朽的目的,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答案:
(1)①时光流逝,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忧世伤时,不禁有凄凉之感.②因这凄凉之情,再加上诗人的清高嫉俗,故无心在词藻上争一日之长,无心在文坛上追逐名誉.(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2)①用典.(1分)诗人用陈后主的“后庭风味”,揭露宋末统治者的醉生梦死的奢靡之风,(1分)表达诗人对此的鄙视之情.(1分)
②对比手法.(1分)诗人用陈后主的奢靡消沉与梅花的高洁不俗形成鲜明对比,(1分)表达了诗人清高嫉俗之情.(1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3分)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