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激流》总序巴金几年前我流了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

题目详情

《激流》总序

巴金

  几年前我流了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奔腾的一股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

  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一九三一年四月

(《序跋集》)

(1)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小说。

(2)

从这篇序言来看,《激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它的途中,它也曾经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的水花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概括作者写作《激流》的原因,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B.

作者引用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的话说明生活不是悲剧,是一个“搏斗”。

C.

这篇书序语言简洁、清丽、流畅,读来琅琅上口,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

D.

与“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一句意思相同的语句是“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

E.

“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这句话表明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征服生活的奋斗精神。

F.

本文第二段连用两个反问句,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征服生活的理想。

(6)

2005年10月17日,百岁老人巴金先生带着1300多万字的作品驾鹤西归,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用他的笔,他的文字,他的思想,他的情操,引领时代风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巴金的逝世无疑是文坛的巨大损失。请你拟写一则挽联,表达对巴老的无限悼念之情(至少嵌入巴金先生的四部作品)。

挽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对于巴金先生,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读过他的作品,书籍影视介绍过他的为人,请你就你所了解的信息,给巴金先生写一个小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5.BF;解析:(1) 《家》、《春》、《秋》 (2) 生活不是悲剧,它如激流在动荡,人们要征服它,要搏斗。(意思对即可) (3)   ①揭露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这样社会的憎恨。   ②许多人为改变这黑暗现实而搏斗,这如同滚滚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奔腾向前,将冲破黑暗。 (4) 爱、恨、欢乐、痛苦。 (5) B项,作者没有引用托尔斯泰的话,只引用了罗曼·罗兰的话;F项,不是反问句,而是设问句。 (6) 符合对联要求,宽对既可。示例:《家》《春》《秋》写尽人间情愫,《雾》《雨》《电》展现社会风流 (7) 要符合人物小传的特点,示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