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读后感的写作五法:引、议、联、辩、结(转载)
题目详情
读后感的写作五法:引、议、联、辩、结(转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读后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写读后感要处理好“感”与“叙”、“感”与“评”的关系。“叙”是为“感”服务的;“感”着重在作者的感受上,而不在于对所供材料的分析和评论。切忌把读后感写成文章分析或评论。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读后感写法比较自由,一般可分四个步骤,姑且称之为“引议联辩结”法。(一)引。指为“感”而引,引述阅读材料中与“感”有关的文字,以简洁、明快地提出观点、见解。以《读<画蛋>有感》为例,如果阐述“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可以这样引述:“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画家,曾创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不朽的名作。可是,当我读完《画蛋》一文后,才知道这位艺术大师后来的艺术成就源自于画蛋。老师对他的第一次训练,并不是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让他画蛋,并告诫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只有下一番苦功,反复练习,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老师的教诲和达芬奇后来的巨大成功,都说明了练好基本功的重要。”如果阐述“学习必须虚心踏实,不能好高骛远”,那么引述时就要突出“达芬奇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成一代宗师”这一点。
(二)议。指对“感”作直接的、初步的论证,宜运用常理、公理,结合对原文的分析进行,回答自己确立的观点“为什么”正确。就上例而言,阐述“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可作如下论述:“为什么练好基本功重要呢?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地’,就不可能有万丈高楼的‘起’。没有画蛋练就的得心应手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有《最后的晚餐》等不朽之作。画家达芬奇的成功是这样,所有作家、科学家的成功同样是这样。”
(三)联。有两层含义。其一,联系实际。以自己的观点为依据,既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又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前者应该反映自己的切身体会,即具有某种个性,而不应流于空泛和俗套。后者可以包括古今中外的事例,而主要的是指现实生活。是否善于联系实际,是读后感内容是否有深度的关键。其二,联系原文。指发表感想时要扣住原作的有关内容,克服只是在开头提一下原文,下面就丢弃原文作发挥的毛病。在语言表达上,可不时地把原文中的词句“点缀”在论述中,给读者以“开源见流”的良好印象。
(四)辩。从多个角度辨证的看待问题。保证所论证事理的严密性。
(五)结。指归纳看法,总结全篇。这里也应注意“点缀”上原文的词句“引、议、联、结”是读后感的一般结构,习作者可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适当变化,正所谓“文无定法”。但不管如何变化,都要做到“读”与“感”相交融,使全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同时,还要“感”得实在,“感”得有针对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读后感写法比较自由,一般可分四个步骤,姑且称之为“引议联辩结”法。(一)引。指为“感”而引,引述阅读材料中与“感”有关的文字,以简洁、明快地提出观点、见解。以《读<画蛋>有感》为例,如果阐述“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可以这样引述:“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画家,曾创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不朽的名作。可是,当我读完《画蛋》一文后,才知道这位艺术大师后来的艺术成就源自于画蛋。老师对他的第一次训练,并不是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让他画蛋,并告诫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只有下一番苦功,反复练习,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老师的教诲和达芬奇后来的巨大成功,都说明了练好基本功的重要。”如果阐述“学习必须虚心踏实,不能好高骛远”,那么引述时就要突出“达芬奇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成一代宗师”这一点。
(二)议。指对“感”作直接的、初步的论证,宜运用常理、公理,结合对原文的分析进行,回答自己确立的观点“为什么”正确。就上例而言,阐述“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可作如下论述:“为什么练好基本功重要呢?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地’,就不可能有万丈高楼的‘起’。没有画蛋练就的得心应手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有《最后的晚餐》等不朽之作。画家达芬奇的成功是这样,所有作家、科学家的成功同样是这样。”
(三)联。有两层含义。其一,联系实际。以自己的观点为依据,既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又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前者应该反映自己的切身体会,即具有某种个性,而不应流于空泛和俗套。后者可以包括古今中外的事例,而主要的是指现实生活。是否善于联系实际,是读后感内容是否有深度的关键。其二,联系原文。指发表感想时要扣住原作的有关内容,克服只是在开头提一下原文,下面就丢弃原文作发挥的毛病。在语言表达上,可不时地把原文中的词句“点缀”在论述中,给读者以“开源见流”的良好印象。
(四)辩。从多个角度辨证的看待问题。保证所论证事理的严密性。
(五)结。指归纳看法,总结全篇。这里也应注意“点缀”上原文的词句“引、议、联、结”是读后感的一般结构,习作者可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适当变化,正所谓“文无定法”。但不管如何变化,都要做到“读”与“感”相交融,使全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同时,还要“感”得实在,“感”得有针对性。
看了 读后感的写作五法:引、议、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八上语文帝无单元复习卷陋室铭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为文中结尾,其用意是什么?是联系全文内容 2020-05-16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应( )联结。A.作三角形联结B.按铭牌指示的方法联结C.作星形联结D.既可作星 2020-05-28 …
求600字的文章,要有引议联结.引-----引出原文内容议-----对原文进行议论连-----联系 2020-06-06 …
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A.事物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联系B.事物之间的一种外在的联系C.事物之间 2020-06-07 …
作者引用了杜牧的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联系上下文 2020-06-09 …
老师作文要引联式,什么是引联式老师好像讲过上课时没听明白 2020-06-12 …
1、第三段中作者引用《老子》中的一句名言,有何作用?2、联系全文看,江南的美事刚与柔的融合具体表现 2020-06-25 …
某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斗笠这一非遗传统产业作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一大重点,实施“编织农户+加工大户 2020-07-11 …
写《海伦凯勒》读后感,要写出引、义、联、结,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你个例子!写得好的加100财富悬 2020-11-08 …
(广东省梅州揭阳两市四校200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卷,化学,5)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