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知读书,毅然有立志。隐于大名,与姚枢、许衡朝暮讲习,至忘寝食。继还肥乡,以经术教授,由是知名。世祖在潜邸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知读书,毅然有立志。隐于大名,与姚枢、许衡朝暮讲习,至忘寝食。继还肥乡,以经术教授,由是知名。
世祖在潜邸,遣召之,默变姓名以自晦。使者俾其友人往见,而微服踵其后,默不得已,乃拜命。既至,问以治道,默首以三纲五常为对。世祖曰:“人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则无以立于世矣。”默又言:“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即召用之。
世祖即位,召至上都,问曰:“朕欲求如唐魏徵者,有其人乎?”默对曰:“犯颜谏诤,刚毅不屈,则许衡其人也。深识远虑,有宰相才,则史天泽其人也。”天泽时宣抚河南,帝即召拜右丞相,以默为翰林侍讲学士。时初建中书省,平章政事王文统颇见委任。他日,默与王鹗、姚枢俱在帝前,复面斥文统曰:“此人学术不正,久居相位,必祸天下。”帝曰:“然则谁可相者?”默曰:“以臣观之,无如许衡。”帝不悦而罢。文统深忌之。未几,文统伏诛,帝追忆其言,谓近臣曰:“曩言王文统不可用者,惟窦汉卿一人。向使更有一二人言之,朕宁不之思耶?”
默尝与刘秉忠、姚枢、刘肃、商挺侍上前,默言:“君有过举,臣当直言,都俞吁咈,古之所尚。今则不然,君曰可,臣亦以为可,君曰否,臣亦以为否,非善政也。”明日,复侍帝于幄殿。猎者失一鹘,帝怒,侍臣或从旁大声谓宜加罪。帝恶其迎合,命杖之,释猎者不问。既退,秉忠等贺默曰:“非公诚结主知,安得感悟至此。”
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B.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C.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D.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教授在今天大多被认为是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教师,是教师的一种级别,古时则是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负责讲学。
B.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它也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意。
C.我国古代“左” “右”是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所表地位随时代发生改变。“虚左以待”说明战国时以左为尊,而元代则以右为尊。
D.在古代,官职的授予和变更有严格的区分,如“拜”是指被授予官职,而“贬” “除” “谪”等词却是指降职并外放官职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元世祖未即位时,遣人召请窦默出仕。窦默更姓易名,隐居不出。
B.窦默自身才华出众,也多次向皇帝举荐人才,所荐之人多被重用。
C.元世祖懊恼自己没有采纳窦默的进谏,最终导致王文统作乱被杀。
D.窦默以自己的诚心侍奉皇帝,经常向皇帝说真话,让皇帝保持清醒。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然则谁可相者?”默曰:“以臣观之,无如许衡。”
②帝恶其迎合,命杖之,释猎者不问。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知读书,毅然有立志。隐于大名,与姚枢、许衡朝暮讲习,至忘寝食。继还肥乡,以经术教授,由是知名。
世祖在潜邸,遣召之,默变姓名以自晦。使者俾其友人往见,而微服踵其后,默不得已,乃拜命。既至,问以治道,默首以三纲五常为对。世祖曰:“人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则无以立于世矣。”默又言:“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即召用之。
世祖即位,召至上都,问曰:“朕欲求如唐魏徵者,有其人乎?”默对曰:“犯颜谏诤,刚毅不屈,则许衡其人也。深识远虑,有宰相才,则史天泽其人也。”天泽时宣抚河南,帝即召拜右丞相,以默为翰林侍讲学士。时初建中书省,平章政事王文统颇见委任。他日,默与王鹗、姚枢俱在帝前,复面斥文统曰:“此人学术不正,久居相位,必祸天下。”帝曰:“然则谁可相者?”默曰:“以臣观之,无如许衡。”帝不悦而罢。文统深忌之。未几,文统伏诛,帝追忆其言,谓近臣曰:“曩言王文统不可用者,惟窦汉卿一人。向使更有一二人言之,朕宁不之思耶?”
默尝与刘秉忠、姚枢、刘肃、商挺侍上前,默言:“君有过举,臣当直言,都俞吁咈,古之所尚。今则不然,君曰可,臣亦以为可,君曰否,臣亦以为否,非善政也。”明日,复侍帝于幄殿。猎者失一鹘,帝怒,侍臣或从旁大声谓宜加罪。帝恶其迎合,命杖之,释猎者不问。既退,秉忠等贺默曰:“非公诚结主知,安得感悟至此。”
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B.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C.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D.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教授在今天大多被认为是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教师,是教师的一种级别,古时则是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负责讲学。
B.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它也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意。
C.我国古代“左” “右”是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所表地位随时代发生改变。“虚左以待”说明战国时以左为尊,而元代则以右为尊。
D.在古代,官职的授予和变更有严格的区分,如“拜”是指被授予官职,而“贬” “除” “谪”等词却是指降职并外放官职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元世祖未即位时,遣人召请窦默出仕。窦默更姓易名,隐居不出。
B.窦默自身才华出众,也多次向皇帝举荐人才,所荐之人多被重用。
C.元世祖懊恼自己没有采纳窦默的进谏,最终导致王文统作乱被杀。
D.窦默以自己的诚心侍奉皇帝,经常向皇帝说真话,让皇帝保持清醒。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然则谁可相者?”默曰:“以臣观之,无如许衡。”
②帝恶其迎合,命杖之,释猎者不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奏对”为名词,作“称旨”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问”的主语是“世祖”,不是“左右”,“问”前断句,排除C、D.句子翻译为: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无不敢不正.”世祖一天要召问三次,其回答都合皇帝的心意.从此以后加倍优待,不让他离开左右.世祖又问当今明于治道者有谁,默荐举姚枢.
(2)D “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C “最终导致王文统作乱被杀”错,强加因果,“没有采纳窦默的进谏”不是“王文统作乱被杀”的原因,于文无据.“曩言王文统不可用者,惟窦汉卿一人.向使更有一二人言之,朕宁不之思耶”,由此可见,元世祖懊恼自己没有采纳窦默的进谏.
(4)①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相:词类活用,担任宰相;以:依照,根据.句子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谁可以担任宰相呢?窦默说:“依我看来,没有人比得上许衡.”
②恶:讨厌;杖:词类活用,施以杖刑;问:追究.句子翻译为:世祖讨厌他(侍臣)的迎合,下令对他施行杖刑,放过了猎人而不追究(他的过错).
答案:
(1)B
(2)D
(3)C
(4)①既然这样,那么谁可以担任宰相呢?窦默说:“依我看来,没有人比得上许衡.”
②世祖讨厌他(侍臣)的迎合,下令对他施行杖刑,放过了猎人而不追究(他的过错).
参考译文:
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好读书,志向坚定.隐居于大名,与姚枢、许衡朝暮讲习讨论,以至废寝忘食.其后又回到肥乡,以儒家学说教授学生,从此知名于世.
世祖即位前在王府时,遣人召请他,窦默更姓易名隐居不出.使者令其友人先去求见,自己装作平民随其后,默不得已而受命.至王府后,世祖问他治世之道,默首先讲三纲五常.又说:“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无不敢不正.”世祖一天要召问三次,其回答都合皇帝的心意.从此以后加倍优待,不让他离开左右.世祖又问当今明于治道者有谁,默荐举姚枢,便立即召枢来任用.
世祖即位,召默至上都,问他“:朕欲求像唐朝魏征这样的人,有没有?”默回答说“:敢于冒犯皇上而谏争,刚毅不屈者,要数许衡.论深识远虑,有宰相之才者,要数史天泽.”这时天泽正任汉南宣抚使,立即召回拜为右丞相,任默为翰林侍讲学士.当时初建中书省,平章政事王文统颇受重用.
有一天,窦默与王鹗、姚枢都在帝前斥责王文统,说:“此人学术不正,久居相位,必坑害天下.”世祖问:“谁可为相?”窦默说:“以臣看来,只有许衡.”世祖不高兴.王文统十分忌恨窦默,奏请任他为太子太傅.默辞谢道“:太子之位尚未确立,臣不敢先受太傅之名.”因而还是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详见《许衡传》.默称病请求回归家乡.不久,王文统被诛,世祖回忆窦默的话,对左右近臣道:“往日说王文统不可用的,只有窦汉卿一人.如果还有一二说这话,朕难道会不加考虑吗?”
默曾与刘秉忠、姚枢、刘肃、商挺侍奉于皇帝之前,默上言道:“君有过错,臣当直言,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这是自古就提倡的.今则不然,君说可,臣也以为可,君说不可,臣也说不可,这不是好的政风.”第二天,又侍奉世祖于幄殿,有一猎人失一鹘,世祖大怒,有个侍臣从旁也说此人应加罪惩处.世祖讨厌这侍臣的迎合,命施以杖刑,而释猎人不问,退朝之后,秉忠等祝贺窦默:“非公以诚对待皇上,怎能使皇上有如此之清醒.”
至元十七年(1280),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2)D “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C “最终导致王文统作乱被杀”错,强加因果,“没有采纳窦默的进谏”不是“王文统作乱被杀”的原因,于文无据.“曩言王文统不可用者,惟窦汉卿一人.向使更有一二人言之,朕宁不之思耶”,由此可见,元世祖懊恼自己没有采纳窦默的进谏.
(4)①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相:词类活用,担任宰相;以:依照,根据.句子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谁可以担任宰相呢?窦默说:“依我看来,没有人比得上许衡.”
②恶:讨厌;杖:词类活用,施以杖刑;问:追究.句子翻译为:世祖讨厌他(侍臣)的迎合,下令对他施行杖刑,放过了猎人而不追究(他的过错).
答案:
(1)B
(2)D
(3)C
(4)①既然这样,那么谁可以担任宰相呢?窦默说:“依我看来,没有人比得上许衡.”
②世祖讨厌他(侍臣)的迎合,下令对他施行杖刑,放过了猎人而不追究(他的过错).
参考译文:
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好读书,志向坚定.隐居于大名,与姚枢、许衡朝暮讲习讨论,以至废寝忘食.其后又回到肥乡,以儒家学说教授学生,从此知名于世.
世祖即位前在王府时,遣人召请他,窦默更姓易名隐居不出.使者令其友人先去求见,自己装作平民随其后,默不得已而受命.至王府后,世祖问他治世之道,默首先讲三纲五常.又说:“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无不敢不正.”世祖一天要召问三次,其回答都合皇帝的心意.从此以后加倍优待,不让他离开左右.世祖又问当今明于治道者有谁,默荐举姚枢,便立即召枢来任用.
世祖即位,召默至上都,问他“:朕欲求像唐朝魏征这样的人,有没有?”默回答说“:敢于冒犯皇上而谏争,刚毅不屈者,要数许衡.论深识远虑,有宰相之才者,要数史天泽.”这时天泽正任汉南宣抚使,立即召回拜为右丞相,任默为翰林侍讲学士.当时初建中书省,平章政事王文统颇受重用.
有一天,窦默与王鹗、姚枢都在帝前斥责王文统,说:“此人学术不正,久居相位,必坑害天下.”世祖问:“谁可为相?”窦默说:“以臣看来,只有许衡.”世祖不高兴.王文统十分忌恨窦默,奏请任他为太子太傅.默辞谢道“:太子之位尚未确立,臣不敢先受太傅之名.”因而还是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详见《许衡传》.默称病请求回归家乡.不久,王文统被诛,世祖回忆窦默的话,对左右近臣道:“往日说王文统不可用的,只有窦汉卿一人.如果还有一二说这话,朕难道会不加考虑吗?”
默曾与刘秉忠、姚枢、刘肃、商挺侍奉于皇帝之前,默上言道:“君有过错,臣当直言,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这是自古就提倡的.今则不然,君说可,臣也以为可,君说不可,臣也说不可,这不是好的政风.”第二天,又侍奉世祖于幄殿,有一猎人失一鹘,世祖大怒,有个侍臣从旁也说此人应加罪惩处.世祖讨厌这侍臣的迎合,命施以杖刑,而释猎人不问,退朝之后,秉忠等祝贺窦默:“非公以诚对待皇上,怎能使皇上有如此之清醒.”
至元十七年(1280),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看了 文言文阅读窦默字子声,初名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进一步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某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农村初中、乡(镇)中心小学两类学校全部进行改 2020-04-26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 2020-05-14 …
19世纪,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处于怎样的状态?19世纪,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各处于怎 2020-05-19 …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八 2020-07-16 …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到 2020-08-01 …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 2020-11-06 …
材料一: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这一数据是2.56倍,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 2020-12-01 …
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乡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乡村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乡村到处是商人的叫卖声B.到处 2020-12-15 …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 2021-01-18 …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一诗:“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