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厚遗遣之,以军机密事数条与崧曰:“可以此藉手,仍伪报西羌。”临行,世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厚遗遣之,以军机密事数条与崧曰:“可以此 藉手 ,仍伪报西羌。”临行,世衡解所服絮袍赠之,曰:“胡地苦寒,以此为别。至彼,须万计求见遇乞,非此人无以得其心腹。”遇乞,虏人之谋臣也。 崧如所教 ,间关求通遇乞。虏人觉而疑之,执于有司。数日, 或 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崧初不知领中书,虏人 苦 之备至, 终不言情 。虏人因疑遇乞,舍崧,迁于北境。久之,遇乞终以疑死。
宝元中,党项犯边,有明珠族首领骁悍,最为边患。种世衡为将,欲以计擒之。闻其好击鼓,乃造一马持战鼓,以银裹之,极华焕,密使谍者阳卖之,入明珠族。后乃择骁卒数百人,戒之曰:“ 凡 见负银鼓自随者,并力擒之。”一日,羌酋负鼓而出,遂为世衡所擒。
又元昊之臣野利,常为谋主,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与元昊乳母白姥有隙。岁除日,野利引兵巡边,深涉汉境数宿,白姥乘间乃 谮 其欲叛,元昊疑之。世衡尝得蕃酋之子苏吃曩,厚遇之。闻元昊尝赐野利宝刀,而吃曩之父得幸于野利,世衡因使吃曩窃野利刀,许之以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吃曩得刀以还,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设祭境上,为祭文,叙岁除日相见之欢。入夜,乃火烧纸钱,川中尽明。 虏见火光,引骑近边窥觇。乃佯委祭具 ,而银器凡千余两悉弃之。虏人争取器皿,得元昊所赐刀。及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但存数十字。元昊得之,又识其所赐刀,遂赐野利死。野利有大功,死不认罪。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 军 。
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世衡卒, 乃 录其功,赠观察使。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以此 藉手 籍手:当作凭借
B. 虏人 苦 之备至 苦:痛苦
C. 白姥乘间乃 谮 其欲叛 谮:诬陷
D. 以至不能 军 军:指挥作战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崧如(世衡)所教
B. (虏人)终不言情
C. 虏见火光,(于是)引骑近边窥觇
D. (世衡)乃佯委祭具
4.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世衡巧施反间计的一组是
①世衡解所服絮袍赠之
②密使谍者阳卖之
③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
④世衡因使吃曩窃野利刀
⑤设祭境上,为祭文
⑥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军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保证计谋成功,世衡对间谍法崧面授机宜,交代得一清二楚。
B. 世衡投其所好,致使明珠族首领自暴身份,乘机将其一举抓获。
C. 世衡巧妙利用、激化敌人内部矛盾,大大削弱了元昊的战斗力。
D. 平定西夏,世衡屡设奇计,功不可没,但生前却不太为人了解。
我会根据意思写成语.1.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2.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我会根据意思写成语.1. 2020-05-15 …
下列现象中,()是曝光不足底片的主要表现。A.底片密度较厚B.影像没有层次C.对应于景物亮部的密度往 2020-05-31 …
求观音庙的签文解释,第84签下签:诗曰:因名丧德如何事/郤恐吉中变化凶,酒醉不知何处去/青松影里梦 2020-06-12 …
下面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的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020-06-18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2020-06-18 …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云: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这告诉我们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 2020-06-23 …
对于青少年来说,体育锻炼对骨特有的影响是[]A.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的营养B.能够使骨密质增厚 2020-07-11 …
“贾商人夏则购买皮,冬则购买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A.经营谋略在经 2020-07-26 …
平生衣禄苦中求,独自营谋事不休.离祖出门宜早计,晚来衣禄自无休.平生衣禄苦中求,独自营谋事不休.离祖 2020-11-22 …
“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A.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