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赞者,明也,助也。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盖唱发之辞也。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飏言以明事嗟
阅读材料,完成 19 — 21 题( 10 分)
赞者,明也,助也。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盖唱发之辞也。 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 飏 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 。至相如属笔,始赞荆轲。及迁《史》固《书》,托赞褒贬,约文以总录,颂体以论辞;又纪传后评,亦同其名。
(选自《文心雕龙·颂赞》)
注:①益、禹、伊陟、巫咸都是人名;②鸿胪是官名
19 .用( / )给下列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 6 分)
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 飏 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故汉置鸿胪以唱言为赞即古之遗语也
20 .“前四史”除文中的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还有哪两部史书?( 2 分)
21 .从前的“赞”是用突出的话语来说明事理,加强语气的。“赞”发展至汉代有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意概述。( 2 分)
19 .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飏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错一处扣 1 分,扣满 6 分为止)
20 .《后汉书》、《三国志》( 2 分)
21 .写作中出现了赞辞( 1 分),借赞辞来进行褒扬或批评( 1 分)。
〔译文〕
“赞”的意思就是说明,就是辅助。相传从前虞舜时的祭祀,很重视乐官的赞辞,那就是歌唱之前要作说明的辞句。至于益帮助禹的话,伊陟向巫咸所作的说明,都是用突出的话来说明事理,加强语气来帮助言辞。所以。汉代设置鸿胪官,他在各种典礼上呼喊礼拜的话就是“赞”,这些都是古代留传下来口头上讲的“赞”。到司马相如进行写作,才在《荆轲论》中对荆轲进行了赞美。后来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便借赞辞来进行褒扬或批评:那是用简要的文辞加以总结,用颂的体裁而加以议论;《史记》和《汉书》的最后,又各有一篇《太史公自序》和《叙传》作一总评,它和“赞”的名称是相同的。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B.无伤也,请辞于军辞谢C.孝子不 2020-05-16 …
荀子的文学创新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者, 2020-06-1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乍:忽然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 2020-07-0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乍:忽然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荀子的文学创新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 2020-07-24 …
将下面关于“修辞”的阐述组合成一句话、给“修辞”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变动标点、增删词语。(4分)修辞是 2020-11-03 …
关于修辞手法什么是修辞手法?也就是说修辞手法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2020-11-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荀子的文学创新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 2020-12-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荀子的文学创新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 2020-12-18 …
选出与“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句中的“辞”意义不同的一句A.去来兮辞B.叔曰:“劳师以袭远,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