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沉默梁实秋①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二人默对,不交一语。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沉默
梁实秋
    ①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二人默对,不交一语。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
    ②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有一段记载:“刘器之待制对客多默坐,往往不交一谈,至于终日。客意甚倦,或谓去,辄不听,至留之再三。有问之者曰:‘人 能终日危坐,而不欠伸欹侧,盖百无一二,其能之者必贵人也。’以其言试之,人皆验。”可见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不过所谓“主贵”之说,倒颇耐人 寻味。所谓贵,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纵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测高深之感,所以处大居贵之士多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两眼望天,面部无 表情,纵然你问他一句话,他也能听若无闻,不置可否。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贵?因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这样的人最宜于摆在庙堂之上。
    ③謇谔之臣,骨鲠在喉,一吐为快,其实他是根本负有诤谏之责,并不是图一时之快。鸡鸣犬吠各有所司,若有言官而箝口结舌,宁不有愧于鸡犬?至于一般 的仁人君子,没有不愤世忧时的,其中大部分悯默无言,但有间或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这样的人可使当世的人为之感喟,为之击节,他不能全名养 寿,他只能在将来历史上享受他应得的清誉罢了。在有“不发言的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④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所谓“知者不 言,言者不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寂然,惟迦叶破颜微笑,这会心微笑胜似千言万语。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二 十年不开口说话,也要把口闷臭,但是语言道断之后,性水澄清,心珠自理,没有饶舌的必要。基督教Carthusian教派也是以沉默静居为修行法门,经常 彼此不许说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⑤庄子说:“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现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
(有删改)
(1)文中第二段引用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的记载有何作用?
(2)解释下列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①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②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
(3)作者对于“沉默”有哪些主要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找出第二段中的关键句“可见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因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这样的人最宜于摆在庙堂之上”,同时联系第一段的内容的关系,为了印证第一段.同时要考虑“引证”的作用.
(2)①要了解“如今这个时代”的含义,“最后的”,体现了作者的不满之情.
②要联系前文“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所以这里的“沉默”是没有说的必要.
(3)第二段“不过所谓主贵之说,倒颇耐人寻味…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贵”,沉默与高贵的关系;第三段“在有不发言的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沉默的自由;第四段“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沉默是一种境界.

答案:
(1)(6分)映证上文,说明对客默坐之事不乏其例(2分);表达对沉默“主贵”的思考,说明沉默有时是掩饰内心的空虚(2分);引用论证,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明力(2分).
(2)(6分)
①在专制时代(1分),沉默是仅有的自由(1分);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1分)
②摆脱世俗的劳顿烦恼(1分)、又有看透世间一切的智慧的人(1分),心境澄明,没有说的必要.(1分)
(3)(6分)①沉默者并不代表高贵(2分)②选择沉默或不沉默都是一种自由(2分)③沉默是一种境界(有道之人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2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