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锦囊妙计是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简要说明于此成语相关的人物及故事急

题目详情
锦囊妙计是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简要说明于此成语相关的人物及故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关于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一系列典故
在中,诸葛亮一向是智慧过人,所向披靡.他从初出茅庐一直到五丈原病死这五十余回书中,使用过无数成功的计策.但锦囊妙计只用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第五十四回及五十五回.当时刘备、诸葛亮趁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大肆扩充地盘,先后占领荆州大部地区,引起东吴孙权的警惕.为了限制刘备势力的发展,鲁肃奉命向刘备讨还荆州,但遭到拒绝.东吴大都督周瑜向孙权献计:趁刘备的甘夫人病故,用孙权的妹妹孙仁为诱饵,将刘备“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 但是,这个诡计被诸葛亮一眼识破.他将计就计,让刘备“择日便去就亲”,并派赵云前去保护,并给了赵云三个锦囊,教赵云“依次而行”.结果,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次是在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北伐大战司马懿时,派魏延、王平等大将正面迎击魏军先锋张郃 ;又给姜维、廖化一个锦囊,教他们俩人“引三千精兵,偃旗息鼓,伏于前山之上,如见魏兵围住王平、张荫,十分危急”时“只开锦囊看视,自有解危之策”.结果,姜维、廖化俩人用此“锦囊计”大败魏兵.杀的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第三次既在第一百零四回,诸葛亮临终之时,给了杨仪一个锦囊,并对他说:“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 .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则用此计,魏延被马岱杀死.作者在这里还用了一首诗来称赞诸葛亮:“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说起来也真的有点奇怪:小说中诸葛亮的这三次“锦囊计”能够成功,他凭的是什么呀?未卜先知?对刘备、司马懿、魏延的了解?客观的说,对于这三次“锦囊计”能否成功,就算换了是历史上诸葛亮也不一定拿得准,之所以能取得完全的效果,我看功劳要算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头上,为了塑造诸葛亮这个智慧的化身,罗老先生可谓煞费苦心!看看小说中那一幕幕由罗老先生杜撰出来的精彩篇章: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七星坛祭风、三气周瑜、空城计、这三次锦囊妙计等等等等,实在是太多了!篇章的确是特别精彩、特别过瘾,但也让人有点望而生疑;如此神化诸葛亮这个人物有没有什么不妥吗?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DangerCode; 元明传来之讲史》中谈到 《三国演义》的时候说到:“(《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看了 锦囊妙计是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  2020-06-21 …

求中文翻译成英文通过回顾历史来追溯文明源头.深入了解西方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国家的民族情感和价  2020-07-05 …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绝,成就辉煌,是整个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020-07-07 …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绝,成就辉煌,是整个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020-07-07 …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绝,成就辉煌,是整个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020-07-0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秋夜小洞庭离宴序唐苏源明①源明□东平太守征国子司业①,须昌外尉袁广载酒□回  2020-07-16 …

什么光源能透过不那么透明的物质成相,就是是上面是高速摄像机,下面是光源,有没有一种光源可以使中间的  2020-07-21 …

2014年12月20日,我国西南地区首条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锦乐客正式投运,成锦乐专线动车组才用  2020-11-14 …

2016年10月播出的大国工匠,包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1)用锤子锻打金属能把金属块锻打成金属  2020-12-01 …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绝,成就辉煌,是整个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结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