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乘以3得8赵新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
题目详情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乘以3得8
赵新
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B.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C.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D.本文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使情节真实可信。
E.“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爹”对于赵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恨。
(2)“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
(3)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乘以3得8
赵新
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B.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C.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D.本文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使情节真实可信。
E.“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爹”对于赵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恨。
(2)“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
(3)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C项“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的说法错,小说的线索主题为“读书改变命运”.B项“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的说法错,文中并没有突出一种粉刺的意味.E项,原文不仅有对赵泰的痛恨,还有对于儿子不识数受欺负、家里穷没办法供孩子读书的痛心.故选AD.
(2)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仔细阅读上文,结合文本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身份和所处环境的交代进行分析.文本中,“爹”是个贫穷、淳朴、本分、老实又有点狭隘的农民.他的“激动、感慨、叹息”是在“我”买火柴却因为不识字不会算被赵泰爷爷故意少算了四分钱之后发出的,结合此情此景,联系此时人物所说的话语,不难分析出“爹”的“激动”“感慨”“叹息”原因.
(3)此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文中语句的含义,可从该语句所说的意思及其在文中的位置来分析.此句处在文本的结尾,而结尾的语句,一般多有暗示结局、发人深思、揭示主题等作用.这是一个描写景物的句子,应着重从景物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分析.句中所写的景物,颇具亮色,意含丰收,因此可从家境的日好、前途的日佳;以及对人物(应包括腹腔内和赵太爷也)的颂扬等方面考虑.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虽然是道开放性的主观试题,但小说的主人公却应该是客观的.应该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对揭示小说的主题有最重要作用、在小说中以最大笔墨描写、并且是构成小说线索的主要人物.文本的开头和中间以及结尾都花了不少笔墨对赵泰爷爷进行描写,最后又以暗示的笔墨对赵泰爷爷作了歌颂,因此,我们认为赵泰爷爷是小说的主人公.
答案:
(1)AD
(2)①爹激动是因在困难时期,赵泰爷爷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族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我被赵泰爷爷骗去4分钱.②感慨的是赵泰爷爷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竟然可以用2乘以3得8来欺骗不识数的“我”.③叹息的是不识数没文化终将被人欺侮.(每点2分)
(3)①交代了“我”爹去世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读书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暗示父亲的心愿实现了,放心地离开了人世.②衬托了赵泰的智慧与远见,进一步凸显了人物有文化、有见识的形象特点.③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贫穷、愚昧被富足、文明代替,揭示了作品主题,.(共3点,每点2分)
(4)①小说主要情节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赵泰故意多收4分钱,以此逼迫“爹”送我上学,从而改变了我的命运.②在赵泰爷爷身上体现了在贫穷落后中生活的人所拥有的智慧和眼光.③作者借赵泰爷爷和我的故事,反映知识对我及整个农村的改变这一主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2)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仔细阅读上文,结合文本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身份和所处环境的交代进行分析.文本中,“爹”是个贫穷、淳朴、本分、老实又有点狭隘的农民.他的“激动、感慨、叹息”是在“我”买火柴却因为不识字不会算被赵泰爷爷故意少算了四分钱之后发出的,结合此情此景,联系此时人物所说的话语,不难分析出“爹”的“激动”“感慨”“叹息”原因.
(3)此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文中语句的含义,可从该语句所说的意思及其在文中的位置来分析.此句处在文本的结尾,而结尾的语句,一般多有暗示结局、发人深思、揭示主题等作用.这是一个描写景物的句子,应着重从景物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分析.句中所写的景物,颇具亮色,意含丰收,因此可从家境的日好、前途的日佳;以及对人物(应包括腹腔内和赵太爷也)的颂扬等方面考虑.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虽然是道开放性的主观试题,但小说的主人公却应该是客观的.应该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对揭示小说的主题有最重要作用、在小说中以最大笔墨描写、并且是构成小说线索的主要人物.文本的开头和中间以及结尾都花了不少笔墨对赵泰爷爷进行描写,最后又以暗示的笔墨对赵泰爷爷作了歌颂,因此,我们认为赵泰爷爷是小说的主人公.
答案:
(1)AD
(2)①爹激动是因在困难时期,赵泰爷爷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族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我被赵泰爷爷骗去4分钱.②感慨的是赵泰爷爷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竟然可以用2乘以3得8来欺骗不识数的“我”.③叹息的是不识数没文化终将被人欺侮.(每点2分)
(3)①交代了“我”爹去世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读书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暗示父亲的心愿实现了,放心地离开了人世.②衬托了赵泰的智慧与远见,进一步凸显了人物有文化、有见识的形象特点.③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贫穷、愚昧被富足、文明代替,揭示了作品主题,.(共3点,每点2分)
(4)①小说主要情节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赵泰故意多收4分钱,以此逼迫“爹”送我上学,从而改变了我的命运.②在赵泰爷爷身上体现了在贫穷落后中生活的人所拥有的智慧和眼光.③作者借赵泰爷爷和我的故事,反映知识对我及整个农村的改变这一主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看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据《〈论语〉十则》中句子的含义,把它们概括成成语。(1)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020-05-13 …
古诗词句猜成语1.源远流长2.下落不明3.身临其境4.不知所云5.其貌不扬白日依山尽()不识庐山真 2020-05-14 …
关于三和四的一起知识和成语和解释我要一且三四数字的成语,也可以要关于他们的知识,如福州三峡之类的, 2020-06-04 …
1.这是鸟的天堂.(改为感叹句)2.难道不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用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吗? 2020-06-12 …
帮忙做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题2!16.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 2020-06-16 …
修改病句.(1)通过这次“树标兵,促后进”的评选活动,激发了许多同学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意识.(2 2020-06-20 …
基础知识不牢固,对许多知识一知半解,怎么在1到2年内将大多数重要的基础知识复习?今年上初二,我的成 2020-07-03 …
1成语不离“舌”例:形容说话轻薄(油嘴滑舌)形容能说会道()形容惊诧无言()形容不善辞令()形容随声 2020-12-02 …
四、选词填空。(4分)索取获取听取争取1.我们要从小养成认真()别人意见、赏识他人的好习惯。2.只有 2020-12-10 …
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城乡差异的原因围绕者政府政策以至经济发张出现城乡差异的原因回答以下问题1不衕因素与经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