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王奎山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的千金,能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的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的缘故。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像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老王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静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呀,憋死我了。就往厕所里跑。一会儿妹妹就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啦?咱家的猪跑哪里去啦?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大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逃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也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个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这附近。我明天再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是因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发找猪去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出去了?你出去吧,你想上哪儿上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见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一个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   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1)小说开始写徐美红到农家过年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2)小说中的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本文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多方面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简要说明。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从徐美红与我回乡下过年,到后来因为一头猪的缘故,徐美红逃离,应该说二人爱情的过失不是必然的。
B.作为厅长的千金,徐美红因为我的才华而来到乡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那个时代的超越,以及她对爱情的一份大胆与执着。
C.妹妹机灵聪明,憨直率真,说话不注意场合,这些特点恰恰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同时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D.整篇小说通过细腻的对话描写与心理描写,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乡村闹剧,反映出较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E.小说用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小中见大,展现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城乡矛盾冲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小说第一段的作用一般有:描写环境,烘托氛围;为整个小说打下某种契机,铺垫、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第一人称一般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更生动;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点题,照应下文,衬托人物形象.本题可结合文本据此回答.小说开头写徐美红到农村家过年的情形,这是一种极为巧妙的写法,将典型的生活细节予以烘托,渲染出一种浓郁的社会氛围,形象突出轰动效应,为小说结尾写离开乡村的平静形成一种对照,这种变形的轰动与别字的平静想你的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基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②侧面描写.本题从文本中有关叙写中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注意结合文中写父亲的语言和行动的相关句子分析.小说中的父亲是本文中的核心要素,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也是文本德育主题的一个见证,父亲对人对事客观宽容,与乡亲们能够和睦相处.父亲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凡事能做到细心周到,不给人添麻烦,父亲得知徐美红要离开乡村内心有强烈的压抑和苦闷感,说明父亲自尊自强.
(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基本能力.此题是一道探究题.探究试题的设置可以从小说的某一情节、某一细节、某一人物、某一道具等任何一个因素入手,答题指向是一看是否符合情节逻辑,二看是否合乎性格逻辑,三看是否合乎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四看对小说主题是否起到积极作用.这篇小说的构思独特而典型,可结合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来判断,合情合理即可.本文在人与一头猪之间进行展开,这非常有意思,能够很巧妙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内容上凸显农村文化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的特殊冲突,表明物质生活始终是第一方面,文章也体现出徐美红和猪之间进行展开,突出文章的情节要素,是内容更为具体,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二人的爱情过失有偶然性,但更是城乡不同文化碰撞的必然.D项,细腻的心理描写这一表述是无中生有.E项,诗化的语言表述不准确,作者的语言家常而平淡.

答案:
(1)①渲染气氛,写出厅长千金到农家过年的轰动效应,从侧面交代社会背景.(3分)②呼应下文,对小说结尾千金离开乡村的平静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3分)
(2)①对人和气、客气,不论是乡里乡亲还是邻村的村民都能和睦相处;②细心周到,爱面子,对猪的走失心中着急,但生怕伤及徐美红故作掩饰;③宽厚待人,对于徐美红的错误能够包容理解;④内敛要强,得知徐美红的离开虽然心中苦闷却能极力抑制自己的感情.(6分,答出3点即可.)
(3)①将抽象的主题形象化、幽默化,引发读者兴趣,凸显主题思想.徐美红和猪的冲突实际上是农村文化(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物质生活贫乏的乡村,物质是第一位的,爱情是物质的附庸,是第二位的.(8分)
②题目的拟定也正好体现着小说的矛盾冲突,展现着小说的情节结构,整个小说紧紧围绕猪和徐美红二者的矛盾冲突展开,思路清晰,线索明了.(8分)
③人物形象在冲突中被凸现出来,父母的爱面子,我的书卷气,妹妹的童言无忌鲜活生动,在故事的发展中栩栩如生,入木三分.(8分)
(4)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