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①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①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弭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不能不让人叹服“柔”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③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栱对抗震的贡献。斗栱不但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1)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在思路上有何不同?请阅读第①段,作出回答。
(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阅读第③段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我国古建筑抗震的显著的手法,它们分别是指台基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___、___、___、___。
(4)阅读链接材料,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榫卯的使用是怎样体现“以柔克刚”这个思维的?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注释】榫卯[sǔn mǎo]:木结构营造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②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③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栱对抗震的贡献。斗栱不但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1)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在思路上有何不同?请阅读第①段,作出回答。
(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阅读第③段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我国古建筑抗震的显著的手法,它们分别是指台基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___、___、___、___。
(4)阅读链接材料,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榫卯的使用是怎样体现“以柔克刚”这个思维的?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注释】榫卯[sǔn mǎo]:木结构营造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语段内容的理解提取,阅读语段,从第一句话中可以解析出,西方采用“以刚克刚”,而中国采用木结构,“以柔克刚”.
(2)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问题,本句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我国采用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并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结构体系.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③段内容,仔细阅读,按要求写出即可.
(4)本题属于文章内容的实际迁移应用,首先阅读材料,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以柔克刚”这种思维的具体做法和优点即可.
答案:
(1).西方采用砖石结构,“以刚克刚”;中国采用木结构,“以柔克刚”.
(2).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1分),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结构体系.(1分)
(3).①梁架采用抬梁式结构②大屋顶结构复杂、需要大量构件③斗栱群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钢盘”(每空1分,如仅答梁架、大屋顶、半拱则只得1分)
(4).“以柔克刚”的思维,是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弭至最小程度.(1分)榫卯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使木结构建筑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榫卯允许木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形来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1分
(2)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问题,本句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我国采用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并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结构体系.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③段内容,仔细阅读,按要求写出即可.
(4)本题属于文章内容的实际迁移应用,首先阅读材料,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以柔克刚”这种思维的具体做法和优点即可.
答案:
(1).西方采用砖石结构,“以刚克刚”;中国采用木结构,“以柔克刚”.
(2).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1分),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结构体系.(1分)
(3).①梁架采用抬梁式结构②大屋顶结构复杂、需要大量构件③斗栱群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钢盘”(每空1分,如仅答梁架、大屋顶、半拱则只得1分)
(4).“以柔克刚”的思维,是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弭至最小程度.(1分)榫卯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使木结构建筑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榫卯允许木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形来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1分
看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①与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雄鹰的英文是什么雄鹰的英文是什么雄鹰的英文是什么雄鹰的英文是什么雄鹰的英文是什么雄鹰的英文是什么雄 2020-05-1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组是[]A、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岑参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B、《论语》是孔子记录他 2020-05-13 …
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上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下底是()厘米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0 2020-05-14 …
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一个步骤是评估,这一步骤中,往往对已经进行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全部作一系列的 2020-05-15 …
某大象群有174头大象和108头小象,整个草原的的大象数量是这个大象群数量的52倍,整个草原大象数 2020-06-07 …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 2020-06-18 …
出师表中"有所广益"中的广是什么意思?出师表中"有所广益"中的广是什么意思?出师表中"有所广益"中 2020-06-29 …
如何学好英语(有人认为最重要的的是尽可能多计一些单词词组依我看语法规...如何学好英语(有人认为最 2020-07-10 …
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是R甲=3R,把他们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两极上,泽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之比是?正 2020-07-11 …
耽心和担心的区别是什么?突然有朋友说耽心,说不该用担心,一下子没明白,以前没用过耽心呢可是你们可以 202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