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史记.商君列传》古先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农非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
——《史记.商君列传》
古先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农非徒为地利也 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古有四民:日士、日农、日工、日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即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若能其一,则仰以事父母,俯以育妻子,而终身之事毕矣。
——南宋《嘉定赤城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并评述材料中的经济思想。(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驱使,谨慎而遵守国法;民众积累财产而不愿意迁徙,这样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而工商业则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因此,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压抑和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发民用工业,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6分)
“四民皆本”的观点突破了“农本工商末”的传统思想。认为商与士农工皆为谋生之计,是人们为生活而选择的不同职业,人因才能、家庭环境有异,不能强求一律,只要有正当职业并努力劳作就行。思想纳的变化折射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演化。如: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的频繁,商业、商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贾活动空间的扩大,商贾的作用愈来愈明显,为社会所认可,反映在意识形态上,才有四民同列的舆论。(5分)
以上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和观点,在其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都具有进步意义。(1分)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 2020-05-13 …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商鞅变法中,对“事末利”的惩处即 2020-06-21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1 2020-06-21 …
(共16分)材料一:令民……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 2020-06-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从……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2020-06-25 …
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 2020-07-13 …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僇力本业,耕织 2020-07-16 …
阅读下列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有军功 2020-11-10 …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本业、末利分别指 2020-12-2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