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南堂苏轼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南堂 苏轼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19.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20.这首诗的尾联含蓄别致,运用了以景作结的手法,请结合此诗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
19.前两句描绘了睡前情景。首句写诗人“闭阁眠”之前的“扫地焚香”;次句所写的竹席“如水”、纱帐“如烟”,表现了诗人清幽的心境。后两句写诗人醒来,视线由小阁转向海天,看到的是“浪接天”的壮景,此时情感由悠然转向豁达。
20.诗句以景作结不仅表现了清净壮美的自然环境而且与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相融合呈现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美。
【解析】
19.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读懂诗中各句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情况。诗的首句写诗人“闭阁眠”之前的“扫地焚香”;次句所写的竹席“如水”、纱帐“如烟”,表现了诗人清幽的心境。因此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睡前情景。第三句“客来梦觉如何处”写诗人醒了,视线由小阁转向海天,看到的是“浪接天”的壮景,“浪接天”一语写得气势广阔,情感由悠然转向豁达。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必须以题干中“以景作结”“含蓄别致”两个词语为纲进行分析。尾联中“挂起西窗浪接天”一语,不仅表现了清净壮美的自然环境,而且与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相融合,这种以景作结的手法,使诗歌的结尾呈现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根据要求填空。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他应当如何处置自己 2020-04-07 …
仿写:珍惜读书,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如情处双泪流;,,.今天晚上九点以前回答!请记住;“是阅读便如” 2020-06-04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 2020-06-13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 2020-06-13 …
下面是某县图书馆的借书规则和办证须知,阅读后完成题。(15分)材料一借书规则1.图书馆外借处的图书 2020-06-20 …
求出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求这个的出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 2020-07-12 …
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背景说明(为什么会想到本课 2020-07-25 …
假如我是李芬在英语学习遇到1.记忆单词困难2.感到英语语法难学3.阅读中不知道如何处理生词.以上问题 2020-11-22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 2020-11-24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