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0分)《周党传》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各题。(10 分)
《周党传》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 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而还,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 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去 。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 焉。
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而终。邑人 而祠之。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党 乡县讼(         )     ②既悟而 (        )
③帝乃 焉(         )       ④邑人 而祠之(         )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闻复仇之义”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B.乃记之而去
C.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 D.楚王闻之,谓左右日
小题3:对下列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乡佐曾经当众侮辱过周党,周党很长一段时间都对他怀恨在心。
B.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不满王莽篡权。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周党,他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非常不满。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2分)
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到……去  ②离开 ③许可、允许、答应 ④以……为贤,认为……贤能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2分)乡佐佩服他的信义,用车把他送回去养伤,几天后才醒来。


小题1: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徙木偾表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  2020-06-14 …

徙木偾表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  2020-06-14 …

徙木偾表(10分)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  2020-06-14 …

徙木偾表洪迈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  2020-06-21 …

徙木偾表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  2020-06-21 …

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①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  2020-06-2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徙木偾表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2020-07-03 …

(2014·嘉兴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徙木偾表①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  2020-07-13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两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  2020-07-14 …

徙木偾表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  202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