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花村寻梅记孔尚任维扬①城西北,陵陂②高下,多瓦础③荒冢;唐人所咏十五桥者,已漠然莫考,行人随意指为此地云。地接城堙④,富贵家园亭,一带比列,
孔尚任
维扬①城西北,陵陂②高下,多瓦础③荒冢;唐人所咏十五桥者,已漠然莫考,行人随意指为此地云。
地接城堙④,富贵家园亭,一带比列,箫鼓游舫,过无虚日。溪流转处,一桥高挂如虹,谓之虹桥。自阮亭⑤先生宴集后,改字曰红桥,而桥始传。旧有花村在桥东,今已墟矣。傍花村者,花村之附庸也,岿然独存焉。一酒旗出竹林,飘扬有致。主人爱梅,红白绿萼,参差种之。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梅之精神倍出,富贵家不知也。
戊辰正二月,多雪雨,逗留梅信,至花朝⑥方盛。箫鼓游舫,皆集红桥,独留此数株老梅,为冷落薄游者吟诗买醉之所。余闻而羡之,遂醵⑦酒钱,唤笙歌,作竟日欢。同一饮也,觉饮于旗亭⑧,较饮于名园胜;同一诗也,觉入于歌者之口,较入于选楼⑨胜。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
(《湖海集》)
注释:
①维扬:指扬州。②陵陂:土丘与水洼。③瓦础:房屋柱子下的石头。④城堙( y9n ):土山。⑤阮亭:清诗人王士祯的字,他曾在红桥举行集会,赋红桥修禊诗,和者千余人。⑥花朝: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⑦醵( j) ):凑钱。⑧旗亭:酒楼。⑨选楼:选刻诗文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A.过无 虚 日( )
B.今已 墟 矣( )
C.作 竟日 欢(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箫鼓游舫,皆集红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桥一带为什么会有“箫鼓游舫,过无虚日”的热闹景象?(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写了两种人对梅花的不同态度,哪种人的态度与林逋一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空闲 B.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 C.终日,从早到晚 2.A.吹着箫打着鼓的游船,都聚集到红桥。B.怎么知道(谁能说)今天的红桥,不比过去的十五桥好;今后的傍花村,不能胜过花村呢? 3.自阮亭先生宴集后,改字曰红桥,而桥始传。 4.薄游者(余)。林逋因梅花有高洁品性而爱之,余因“梅之精神倍出”而羡之。 5.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心情,同时也希望世人像自己欣赏和喜爱梅花一样,欣赏和重视自己。
古时乡官的""有秩"是管理什么的?例文:“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 2020-06-19 …
文言文解释“于”的意思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行者休于树4.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2020-06-22 …
据《汉书•百官公卿志》记载,秦汉时地方沿袭乡里自治制度:百家为一里,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 2020-06-26 …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 2020-07-20 …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县 2020-07-28 …
24.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 2020-07-28 …
9字字皆辛苦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 2020-07-28 …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 2020-07-29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四方。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 2020-11-22 …
给短文划分层次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