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从前燕子那个人出现在门口的时候,我正坐在门槛上逗猫,冬天正午的太阳很好,像无数根细小的金针穿透棉衣,扎在皮肤上,有点扎人,却很舒服。我懒洋洋地,猫也懒洋洋地。他
题目详情
从 前
燕子 那个人出现在门口的时候,我正坐在门槛上逗猫,冬天正午的太阳很好,像无数根细小的金针穿透棉衣,扎在皮肤上,有点扎人,却很舒服。我懒洋洋地,猫也懒洋洋地。
他的身影挡住了一半阳光,猫比我早一步跳开去,不满地“喵”了一声,我也退到门槛里面。
他裹着一件很厚的棉袄,这使他的身躯夸张地胖,但脸是瘦的,而且黑--依着小孩子的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乡下人”。他的棉袄上有补丁,却不脏。
他开腔了:“你家大人在吗?”笑着,似乎还想伸出一只手来摸我的头,我当然跳开一步-----他斜背着的大挎包上拴着一个很大的搪瓷缸。
我瞪着他,脑海里正紧张地在“乡下亲戚”和“老拐子”之间做选择题,外公已经拄着拐棍出来了,他朝着来人看了一眼,就招呼上了,“来啦?坐吧。”他没让来人进屋,自己拿了小竹椅子坐到门口,来人也就坐在他近旁的凳子上,并接过了外公递来的香烟。我注意到,他很宽大的棉袄里没有衬衣,也没有毛衣--那时节城里人穿毛衣已经普遍。
外婆也正好来到堂屋,见到来人,便问:“吃过了吗?吃点吧。”来人一边“哦哦”的答应着,一边解下腰上的搪瓷缸,我接过来,送到外婆手上,外婆进到厨房里,大灶上是中午剩下的饭,有半锅,外婆给装满了,压实了,上头再擱上一层青菜,一层红烧萝卜,最后放上三四块很大的五花肉或咸鱼,叫我端出去。
我这时已经断定这是“外公的农村亲戚”,于是将缸子递给他,他端过缸子,从挎包里抽出一双筷子,对着外公做了一个“您老请”的姿势,外公摆摆手:“吃过啦,你快吃。”他吃得不紧不慢,大约因为吃得多,那一顿饭总也有二十分钟左右,我便不耐烦看他,自己又到旁边玩去了。
外公一直陪着他,不时交谈几句,全是我听不懂的“农村话”,似乎说到了他路上走了多久,累不累,下面往哪里去,还需要多少天,也似乎问到了他的家人,谁谁谁,好不好。他们的声音都不高,语气平静,他有时停下筷子,用手比划一下,于是两个人都嗟叹一回,或者都低低地笑了。
他把所有的饭菜都扫荡干净了,外婆便出来问,“没有汤咯,喝点茶吧?”他很高兴的“嗯”了一声,于是缸子里又兑上浓茶,他们便又坐了一回,聊了一回,抽了两支香烟。有几分钟他们俩都不说话,似乎在阳光里盹着,一只苍蝇路过,在门槛上趴着,没有人去赶。
他似乎歇足了劲,站起身来,对外公说:“好勒好勒,走了,谢谢啦。”外公说:“慢慢走,下次来啊。”于是他慢慢走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奇怪地问外婆:“不留他玩两天吗?”外婆笑着拍拍我:“还留两天?要饭的呀。”“啊--”外公把拄着的拐棍在地上敲敲,认真地说:“不是要饭,人家是--逃荒。”
“要饭”和“逃荒”有区别吗?我懒地去问,也懒地去想,我追着猫玩去了。
这样的逃荒人家,我们每年在冬天总要接待两三回的,别的季节也有,但不多。我后来见到他们,便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招呼后,再向外公外婆报告去了。外公的第一句必是:“来啦?坐吧。”
随着十多年前我外公外婆陆续下世,儿孙们纷纷搬入高楼,这样的情景已经消失。
三四年前一段时间媒体又热议“该不该帮助外来乞讨人员”,我听着各方面人马激烈交锋,心里却想着外公外婆那一声“来啦?坐吧。”“慢慢走,下次来啊。”
想着想着,眼睛就湿了。
我喜欢京剧里秦琼的一段唱“马渴思饮长江水,人到难处想宾朋……”多少的好东西,如今已成绝响。
(1)文章结尾写道“多少好的东西,如今已成绝响。”对“好的东西”的分析最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好的东西”指的是热情接待逃荒者,供给茶饭,与之平等交流的美好行为。
B.“好的东西”指的是老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与人为善、扶贫助弱的传统美德。
C.“好的东西”指的是京剧中那些总易被人遗忘,成为绝响的精彩的经典唱段。
D.“好的东西”指的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关爱弱势群体生活、人际和谐的理念。
(2)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句
冬天正午的太阳很好,像无数根细小的金针穿透棉衣,扎在皮肤上,有点扎人,却很舒服。
(3)“来啦?坐吧。”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4)在《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悲惨的一生中,也有过选文中“外公”这样的人,祥子视他为“圣人”,这个人是___。祥子为什么如此感激这个人?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其中原因。
燕子 那个人出现在门口的时候,我正坐在门槛上逗猫,冬天正午的太阳很好,像无数根细小的金针穿透棉衣,扎在皮肤上,有点扎人,却很舒服。我懒洋洋地,猫也懒洋洋地。
他的身影挡住了一半阳光,猫比我早一步跳开去,不满地“喵”了一声,我也退到门槛里面。
他裹着一件很厚的棉袄,这使他的身躯夸张地胖,但脸是瘦的,而且黑--依着小孩子的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乡下人”。他的棉袄上有补丁,却不脏。
他开腔了:“你家大人在吗?”笑着,似乎还想伸出一只手来摸我的头,我当然跳开一步-----他斜背着的大挎包上拴着一个很大的搪瓷缸。
我瞪着他,脑海里正紧张地在“乡下亲戚”和“老拐子”之间做选择题,外公已经拄着拐棍出来了,他朝着来人看了一眼,就招呼上了,“来啦?坐吧。”他没让来人进屋,自己拿了小竹椅子坐到门口,来人也就坐在他近旁的凳子上,并接过了外公递来的香烟。我注意到,他很宽大的棉袄里没有衬衣,也没有毛衣--那时节城里人穿毛衣已经普遍。
外婆也正好来到堂屋,见到来人,便问:“吃过了吗?吃点吧。”来人一边“哦哦”的答应着,一边解下腰上的搪瓷缸,我接过来,送到外婆手上,外婆进到厨房里,大灶上是中午剩下的饭,有半锅,外婆给装满了,压实了,上头再擱上一层青菜,一层红烧萝卜,最后放上三四块很大的五花肉或咸鱼,叫我端出去。
我这时已经断定这是“外公的农村亲戚”,于是将缸子递给他,他端过缸子,从挎包里抽出一双筷子,对着外公做了一个“您老请”的姿势,外公摆摆手:“吃过啦,你快吃。”他吃得不紧不慢,大约因为吃得多,那一顿饭总也有二十分钟左右,我便不耐烦看他,自己又到旁边玩去了。
外公一直陪着他,不时交谈几句,全是我听不懂的“农村话”,似乎说到了他路上走了多久,累不累,下面往哪里去,还需要多少天,也似乎问到了他的家人,谁谁谁,好不好。他们的声音都不高,语气平静,他有时停下筷子,用手比划一下,于是两个人都嗟叹一回,或者都低低地笑了。
他把所有的饭菜都扫荡干净了,外婆便出来问,“没有汤咯,喝点茶吧?”他很高兴的“嗯”了一声,于是缸子里又兑上浓茶,他们便又坐了一回,聊了一回,抽了两支香烟。有几分钟他们俩都不说话,似乎在阳光里盹着,一只苍蝇路过,在门槛上趴着,没有人去赶。
他似乎歇足了劲,站起身来,对外公说:“好勒好勒,走了,谢谢啦。”外公说:“慢慢走,下次来啊。”于是他慢慢走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奇怪地问外婆:“不留他玩两天吗?”外婆笑着拍拍我:“还留两天?要饭的呀。”“啊--”外公把拄着的拐棍在地上敲敲,认真地说:“不是要饭,人家是--逃荒。”
“要饭”和“逃荒”有区别吗?我懒地去问,也懒地去想,我追着猫玩去了。
这样的逃荒人家,我们每年在冬天总要接待两三回的,别的季节也有,但不多。我后来见到他们,便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招呼后,再向外公外婆报告去了。外公的第一句必是:“来啦?坐吧。”
随着十多年前我外公外婆陆续下世,儿孙们纷纷搬入高楼,这样的情景已经消失。
三四年前一段时间媒体又热议“该不该帮助外来乞讨人员”,我听着各方面人马激烈交锋,心里却想着外公外婆那一声“来啦?坐吧。”“慢慢走,下次来啊。”
想着想着,眼睛就湿了。
我喜欢京剧里秦琼的一段唱“马渴思饮长江水,人到难处想宾朋……”多少的好东西,如今已成绝响。
(1)文章结尾写道“多少好的东西,如今已成绝响。”对“好的东西”的分析最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好的东西”指的是热情接待逃荒者,供给茶饭,与之平等交流的美好行为。
B.“好的东西”指的是老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与人为善、扶贫助弱的传统美德。
C.“好的东西”指的是京剧中那些总易被人遗忘,成为绝响的精彩的经典唱段。
D.“好的东西”指的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关爱弱势群体生活、人际和谐的理念。
(2)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句
冬天正午的太阳很好,像无数根细小的金针穿透棉衣,扎在皮肤上,有点扎人,却很舒服。
(3)“来啦?坐吧。”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4)在《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悲惨的一生中,也有过选文中“外公”这样的人,祥子视他为“圣人”,这个人是___。祥子为什么如此感激这个人?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其中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
看了 从前燕子那个人出现在门口的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外国人为什么不坐月子 而中国人却必须要坐好月子 2020-03-29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首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2020-03-31 …
人体自燃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好好的一个人为何会自动燃烧起来?坐在凳子上的人无端端自燃起来,而他坐的凳 2020-05-16 …
帕尔曼演出时必须坐在椅子上,脚下放着他的拐杖.可作者为什么说:“他却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最敏捷的人” 2020-06-27 …
帕尔曼演出时必须坐在椅子上脚下放着他的手杖可为什么作者说此时此刻他却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最敏捷的人 2020-06-27 …
谁能帮我填个成语填空啊?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傲然屹立.虽是坐在 2020-07-02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诗人“ 2020-11-10 …
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同窗求学,一次两人正在读书,一顶豪华轿子从门前经过,管宁依然专心读书,华歆却扔下书本 2020-11-14 …
文言文猫儿念经出自猫儿眼睛半闭,口中呼呀呼呀的坐著.有两鼠远远望见,私谓曰:'猫儿今日改善念经,我们 2020-12-28 …
夜猫子到底是指什么动物?我指的这个夜猫子可不是那个比喻喜欢开夜车的人啊~好像是一种动物,叫声很吓人的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