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儒家文化的读书笔记一定要是儒家的,不少于800字.
题目详情
儒家文化的读书笔记
一定要是儒家的,不少于800字.
一定要是儒家的,不少于80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这一句当译为,“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就很少了.”
“巧言令色”无外乎是精妙的装裱,但由“学而时习之”得来的“仁”是由内而外的,并非由外装裱.苏洵曾对孟子与太史公有过这样的描述“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仁”所体现的气质,也当如所言.
那么什么是“仁”呢?流传最广的解释就是出自《孟子》的“仁者爱人”.将“仁”解释为“爱”并没有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仁”的爱并不是平等的博爱而是有差别的爱.首先爱家人,而后爱族人,而后爱同乡,而后爱同国,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所爱的程度不同.亲近的爱的多一些,疏远的爱的少一些.
上一段曾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一句中的“人”其实与“仁”相通,既可解释为做人,也可解释为“仁”这一品德,这是因为考据不一而产生的不同.下文《论语•里仁》中曾子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综合起来看“仁”的含义至少有“孝、悌、忠、恕”四个方面.
“孝”作为《论语》中“仁”这一概念出现的第一层含义,有着最为重要的意义.“仁”是有差别的爱,而血缘最亲、最应该爱的人无外乎父母、子女.因为人的生命从父母处得,所以对父母的爱又优于对子女爱.但要注意对父母的爱仅仅是优于对子女的爱,而不是因爱父母就可以不爱子女.试想如果因为孝敬父母而不爱护子女,那么子女就不会再对父母行孝,这样“孝”岂不就断绝了?所以“仁”所包含的“孝”是父慈子孝、慈孝相济的“大孝”,绝不是指“郭巨埋子”的愚孝.
“悌”做为“仁”的第二层含义紧随于“孝”后.“孝”是对长辈的纵向关系,而“悌”一边是“心”一边是“弟”表示同辈之间的关爱,也就是横向关系.同时“悌”也不仅仅是只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其横向延伸到社会也指人在团队之中的关系.
“忠”是“仁”的另一层含义.“孝悌”是对待家人的态度,“忠”就是对自己的态度.长久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忠”是下级对上级的表现,这则是统治阶级曲解“忠”意而造成的流毒.那么什么是“忠”呢?“忠”拆解开来就是“中心”,这里“中”发四声,与“中标”“中毒”等词汇中的“中”是一个意思.即“按照心中所想”.以赤子之心“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就是“忠”的表现了.
“恕”是“仁”的第四层含义,是对他人的态度.将“恕”拆解,即“如心”,延伸其含义应为“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但是“恕”绝不会是一味忍让.自己有缺点,所以要原谅他人有过失.可是自己有原则,就不能容忍他人有过错.因为过失是无心所为,而过错却是有意为之.若不分失与错一味容忍,则沦为逢迎之辈,也就无从谈及“仁”了.
“孝、悌、忠、恕”分别对应一个人对纵向关系、横向关系以及对己和对人的态度.这是“仁”含义中最基本的四条.以此分析,可以看出“仁”是孔子对周礼整理升华后所提出的做人的原则与要求.
绝对原创,这是我写的关于《论语》的笔记,网上有更新到第七章的,其实我现在已经写到第十四章了,有十八余万字.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这一句当译为,“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就很少了.”
“巧言令色”无外乎是精妙的装裱,但由“学而时习之”得来的“仁”是由内而外的,并非由外装裱.苏洵曾对孟子与太史公有过这样的描述“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仁”所体现的气质,也当如所言.
那么什么是“仁”呢?流传最广的解释就是出自《孟子》的“仁者爱人”.将“仁”解释为“爱”并没有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仁”的爱并不是平等的博爱而是有差别的爱.首先爱家人,而后爱族人,而后爱同乡,而后爱同国,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所爱的程度不同.亲近的爱的多一些,疏远的爱的少一些.
上一段曾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一句中的“人”其实与“仁”相通,既可解释为做人,也可解释为“仁”这一品德,这是因为考据不一而产生的不同.下文《论语•里仁》中曾子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综合起来看“仁”的含义至少有“孝、悌、忠、恕”四个方面.
“孝”作为《论语》中“仁”这一概念出现的第一层含义,有着最为重要的意义.“仁”是有差别的爱,而血缘最亲、最应该爱的人无外乎父母、子女.因为人的生命从父母处得,所以对父母的爱又优于对子女爱.但要注意对父母的爱仅仅是优于对子女的爱,而不是因爱父母就可以不爱子女.试想如果因为孝敬父母而不爱护子女,那么子女就不会再对父母行孝,这样“孝”岂不就断绝了?所以“仁”所包含的“孝”是父慈子孝、慈孝相济的“大孝”,绝不是指“郭巨埋子”的愚孝.
“悌”做为“仁”的第二层含义紧随于“孝”后.“孝”是对长辈的纵向关系,而“悌”一边是“心”一边是“弟”表示同辈之间的关爱,也就是横向关系.同时“悌”也不仅仅是只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其横向延伸到社会也指人在团队之中的关系.
“忠”是“仁”的另一层含义.“孝悌”是对待家人的态度,“忠”就是对自己的态度.长久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忠”是下级对上级的表现,这则是统治阶级曲解“忠”意而造成的流毒.那么什么是“忠”呢?“忠”拆解开来就是“中心”,这里“中”发四声,与“中标”“中毒”等词汇中的“中”是一个意思.即“按照心中所想”.以赤子之心“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就是“忠”的表现了.
“恕”是“仁”的第四层含义,是对他人的态度.将“恕”拆解,即“如心”,延伸其含义应为“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但是“恕”绝不会是一味忍让.自己有缺点,所以要原谅他人有过失.可是自己有原则,就不能容忍他人有过错.因为过失是无心所为,而过错却是有意为之.若不分失与错一味容忍,则沦为逢迎之辈,也就无从谈及“仁”了.
“孝、悌、忠、恕”分别对应一个人对纵向关系、横向关系以及对己和对人的态度.这是“仁”含义中最基本的四条.以此分析,可以看出“仁”是孔子对周礼整理升华后所提出的做人的原则与要求.
绝对原创,这是我写的关于《论语》的笔记,网上有更新到第七章的,其实我现在已经写到第十四章了,有十八余万字.
看了 儒家文化的读书笔记一定要是儒...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强到商店买红、蓝两种白板笔,红色白板笔定价5元,蓝色白板笔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比较多,商店就给 2020-05-13 …
某人到商品买红、蓝两种笔,红笔定价5元,蓝笔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较多,商店就给打折扣.红笔按定价 2020-05-13 …
实验小学总务处吴老师到商店替学生买红、蓝两种笔,红笔定价5元,蓝笔定价8元.由于买的数量较多,商店 2020-05-13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 2020-07-2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 2020-07-2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 2020-07-25 …
儒学大师董仲舒在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完成了汉代文化体制的转变B.提出“天行有 2020-07-2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 2020-07-29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 2020-12-03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