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
题目详情
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
(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
(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可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到城市,由农业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全面的展开.
(2)考查对改革开放知识点的掌握,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3)第一问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掌握,第二问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思考回答;
故答案为: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国有企业.
(2)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或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3)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
(2)考查对改革开放知识点的掌握,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3)第一问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掌握,第二问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思考回答;
故答案为: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国有企业.
(2)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或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3)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
看了 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 2020-06-28 …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 2020-07-10 …
十七大报告指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 2020-11-04 …
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主要体现在()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2020-11-10 …
下面做法不符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要求的是()A.“引进来”让位于“走出去”B.扩大开放领域, 2020-12-01 …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 2020-12-01 …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根本基点是()A.内外联动,互利共赢B.独立自主,自力 2020-12-01 …
“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领域热词。“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 2020-12-03 …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我们将恪守入 2020-12-21 …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