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北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 鸪 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取次:随意。
1.上阕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杜鹃?请结合作品简析(4分)
2.从全词来看,作者听杜鹃啼叫,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
分 析:
这道题目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四大类:描写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答题的步骤:首先点明技巧,然后分析技巧,最后分析技巧的效果(写景效果和抒情效果)。本题题干中问的明确,是上阕,是哪些,说明目标在上阕,答案不止一点。。“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青翠的山色,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游子在春色烂漫的优美环境中,本来是应该心情舒畅愉悦的,但是因为听到杜鹃不停的叫声,仍然勾起了强烈的思家情绪,这样,美丽的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做了反衬。此处用了借代和反衬。。“殷勤白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像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这里用了对比,将杜鹃与黄莺进行对比,同时“殷勤”二字又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运用了比拟(拟人)的修辞。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 析:
这道题目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题干问的很明确,“从全词来看”“听杜鹃啼”“情感变化”,这些要求其实也是提示。首先回到词中,找到杜鹃啼鸣中能体现情感的词语。上片从“殷勤自与行人语”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刚开始从杜鹃的啼鸣声中听出了“殷勤”,可见此时的心情应该还是比较愉悦的;下片“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听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直译是:“身处天涯,哪里是没有回家的心思!但是回家的日子连自己都无法预料,有什么办法呢?”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对喋喋不休的杜鹃的埋怨,实际上可以说是游子对于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生活遭遇的愤慨: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在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考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各题。鹧鸪天·化度寺①作吴文英池上红衣②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化度寺①作吴文英当上红衣②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化度寺①作吴文英池上红衣②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鹧鸪天•化度寺作吴文英池上红衣①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④度雨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北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北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 2020-07-03 …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①飞。 2020-11-0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鹧鸪天•化度寺作吴文英池上红衣①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④度雨疏 2020-11-05 …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①,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 2020-11-0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