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鹬蚌相争的意思

题目详情
鹬蚌相争的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
  表面意思就是鹬蚌两者相互争斗,结果渔翁却得了好处.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寓意
  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出处
  出自《战国策·燕策》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说的是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这个故事说明看不到真正的敌人,就会给强敌制造有利的机会,给争执双方带来灭顶之灾.选文中讲的是当赵国将要攻打燕国时,著名说客苏代为了燕国的国家利益,挺身而出,去劝谏赵惠王,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瓮得利”的故事,委婉地道出赵国攻打燕国可能给燕赵两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希望赵惠王审时度势,纵观战国风云,权衡利弊得失,三思而行.面对雄心勃勃意欲伐燕的赵惠王,苏代不是直陈赵国攻打燕国的是非对错,而是巧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不仅展示了他过人的胆识,而且展示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看了 鹬蚌相争的意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想象力的进来鹬蚌相争的故事听过吧,要往后写.渔人把鹬和蚌捉了回去关在竹笼里,准备第二天杀了.晚上  2020-07-03 …

关于“鹬蚌相争”中的鹬、蚌的结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鹬的喙坚硬,内无牙齿B.蚌的进出水管可以获  2020-07-03 …

谁能用“自相矛盾”和“鹬蚌相争”各造一个句子?请用“自相矛盾”和“鹬蚌相争”各造一个句.注意:是各  2020-07-03 …

1.“疾”意思痛恨:2.自相矛盾、鹬蚌相争各造一句.1.“疾”意思痛恨:2.自相矛盾、鹬蚌相争各造  2020-07-03 …

提头知尾.鹬蚌相争,八仙过海,提头知尾.鹬蚌相争,八仙过海,万事俱备,十年树木,  2020-07-03 …

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标题加内容.明天就要开学了.)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  2020-07-08 …

鹬蚌相争提问,快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  2020-07-12 …

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标题加内容.(急需,明天就要开学了.)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2020-07-29 …

鹬蚌相争个别字解释《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  2020-07-29 …

下面有关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yù,鸟名)中的鹬、蚌两种动物,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动物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