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A.“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B.“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
下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
A.“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B.“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C.“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A
《焚书·何心隐论》说到:“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A. 2020-05-16 …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 2020-06-09 …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 2020-06-09 …
对本文所用的典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用冯唐、李广的典故,表明自己“时运不济”B.用贾谊和梁鸿 2020-06-17 …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 2020-06-27 …
“如何治国”是历代统治者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春秋时期的管子认为,“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召悔曾国藩贤与不肖之等奚判乎?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日月有食,星 2020-07-08 …
明中后期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自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也。故 2020-12-05 …
选出下列句子中“虽”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A虽人有百手B虽然受地于先王C虽我之死,有之存焉D故 2020-12-06 …
李贽认为:“趋利避害,人人同心”,“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这说明他()A.认为世间没有圣人B.认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