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文,按要求回答后面题。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
阅读下面古文,按要求回答后面题。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1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B.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C.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D.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15.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
A.有道邪? 道:道路
B.犹掇之也 掇:拾取
C.失者锱铢 锱铢:比喻极微少的数量
D.累丸二 累:叠加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14.C
15.A
16.(1)我不转动身体(不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不反不侧,不转动身体(或不左顾右盼)1分;易,改变;何为,宾语前置,为何1分】
(2)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大概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分,分散1分,凝,凝聚1分;……之谓也,说的是……;其,应翻译成大概。)
【解析】
14.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此题可根据文言虚词“则”,文言句式“累……则……”来断句即可。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道,诀窍。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不反不侧,不转动身体(或不左顾右盼);易,改变;何为,宾语前置,为何;分,分散;凝,凝聚;……之谓也,说的是……;其,应翻译成大概。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 2020-04-25 …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失是什么意思 2020-05-22 …
赐失之矣,失的意思 2020-06-16 …
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吾失之三矣:少 2020-06-23 …
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或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以足指, 2020-07-03 …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心若亲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心若疏远,言行只如三秋之树般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心 2020-11-15 …
论语释义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可与 2020-11-23 …
犹恐失之的失是什么意思? 2020-12-17 …
犹恐失之的失是什么意思 2020-12-17 …
日本西乡隆盛曾公开说过“失之于欧美之物,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负面影响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