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 衣冠 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 持平 ,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拱从歆言 止。后芬果败,洪乃服。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 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末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 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 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太和中,明帝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 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 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注:①戢:收敛,收藏。                                   《三国志·华歆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衣冠 无不游行市里                                        衣冠:借指士族。

       B.议论 持平 ,终不毁伤人                                 持平:与别人的观点一样

       C.歆皆无所拒,密各题                                  识:标记

       D.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         多:夸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洪从歆言 止                                    吾兄之盛行 夭其嗣乎

       B.众 各留所赠                                     今其智 反不能及

       C.二祖劳 前世                                    不拘于时,学

       D.是以观兵 窥其衅                             请立太子为王, 绝秦望

1 3 5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华歆作为高唐官吏,为人低调。陶丘洪自以为比华歆高明,他想参与王芬谋废灵帝一事,被华歆劝阻,他因此佩服华歆。

       B.华歆先是投靠孙权,并受以孙权的礼待。当他准备应曹操之征离开孙权的时候,孙权并不想放他走,最后孙权被他说服。

       C.在华歆离开孙权的时候,很多人都给华歆送礼,华歆也回赠了他们价值相等的礼物,这些人都佩服华歆的品行。

       D.魏明帝征伐蜀国,华歆认为应当以德服人,让百姓衣食无忧是治国的根本。明帝非常赞许华歆,并撤回了军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

译文:                                                                     

   (2)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持平:保持公正、公平] 2.D [D 以:连词,来;A 而:连词,表承接,就/表示转折,但是、却;B 乃:副词,于是就/表强调,却、竟然、反而;C 于:介词,在/介词,向] 3.C [华歆把别人赠给他的钱财还给了别人] 4.(1)将军遵奉王命,刚开始与曹公交好。你们之间的情义还不牢固,假如我能替将军您效忠心,难道没有好处吗?    (2)如果我中原地区没有衣食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想法,那么天下就太幸运了,两个敌人(吴、蜀)自己的内乱坐着就可以等来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助,35KV,PT柜二次引线(A,B,C,L,N,5根)烧毁,烧焦本站的35KV,PT柜,二次保  2020-04-06 …

淡淡的深情阅读答案1本文是以什么线索将生活中平常的事情串联在一起的?2文中儿子对母亲的爱的体悟淡淡  2020-06-08 …

问个关于平行宇宙的问题平行宇宙应该是互不联系的对吧,那么如果把所有的平行宇宙之间都捅一个大洞,打开  2020-06-29 …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  2020-07-06 …

请列举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1)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2)1895年,  2020-07-07 …

“毁标”英文怎么翻译?毁标,或称悔标,指招标投标中招标人或中标人在中标之后,不签订合同,也不履行中  2020-07-07 …

平津战役前,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曾十分担心北平文物和古城墙毁于战火,但事实上它们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  2020-07-07 …

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犯下了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  2020-11-06 …

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犯下了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  2020-11-21 …

阿富汗塔利班组织把已在巴米扬的悬崖峭壁上矗立了1500多年的两座巨型立佛摧毁了。世界各国对塔利班当局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