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 衣冠 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 持平 ,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拱从歆言 而 止。后芬果败,洪乃服。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 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末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 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 乃 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太和中,明帝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 ① 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 以 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注:①戢:收敛,收藏。 《三国志·华歆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衣冠 无不游行市里 衣冠:借指士族。
B.议论 持平 ,终不毁伤人 持平:与别人的观点一样
C.歆皆无所拒,密各题 识 识:标记
D.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 多 多:夸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洪从歆言 而 止 吾兄之盛行 而 夭其嗣乎
B.众 乃 各留所赠 今其智 乃 反不能及
C.二祖劳 于 前世 不拘于时,学 于 余
D.是以观兵 以 窥其衅 请立太子为王, 以 绝秦望
|
A.华歆作为高唐官吏,为人低调。陶丘洪自以为比华歆高明,他想参与王芬谋废灵帝一事,被华歆劝阻,他因此佩服华歆。
B.华歆先是投靠孙权,并受以孙权的礼待。当他准备应曹操之征离开孙权的时候,孙权并不想放他走,最后孙权被他说服。
C.在华歆离开孙权的时候,很多人都给华歆送礼,华歆也回赠了他们价值相等的礼物,这些人都佩服华歆的品行。
D.魏明帝征伐蜀国,华歆认为应当以德服人,让百姓衣食无忧是治国的根本。明帝非常赞许华歆,并撤回了军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
译文:
(2)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译文:
平原无际的际什么意思.急吖解释带点字.1.平原无际.2.一泻万里.3.逼狭.4.雄健. 2020-06-22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 2020-06-22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 2020-06-28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2020-07-11 …
最请解释相思的意思,最好有字面的原来意思,是不是相互思念呢?好是《辞海>>或有权威地解释.说明出处 2020-07-26 …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6分)(1)图中A是世界最高高原高原。(2)图中E、F、G为我国三大平原, 2020-11-12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 2020-11-14 …
2009年1月,美国发射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飞掠水星。据所观测的数据表明:火山活动在水星表面平原形 2020-12-16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 2021-01-0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