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望江南·池阳道中李纲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望江南·池阳道中

李 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1.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4分)

2.上片中“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画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是诗句好,还是词句好?请阐述自己的理由。(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披星戴月,一路风霜,天长地迥,残阳漠漠,表现了人在他乡,前路漫漫的孤寂之感;

(2)江南春早,野梅飘香,酒帘飘扬,渔艇鸣榔,则表现了对江乡美好风物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内容和情感各1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词句好。(1)更具体细致,“寒”“晓”二字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更具体地表现了行旅的艰辛;(2)更生动形象,“逗”“凝”二字,化静为动,微妙地表达了词人内心孤寂中的兴味。

示例二:诗句好。(1)更简洁凝练,纯用名词,不事修饰,留给读者以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2)更含蓄隽永,无“寒”而寒自见,因为有“霜”,无“晓”而“晓”自明,因

为有“月”与“鸡声”。(4分)


1.


分 析:
解答此题,需要对整首词进行整体感悟,然后抓住词句中的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边描述大意边分析,“归去客” 表明人在他乡漂泊;“鸡声寒逗月”“霜”“残阳”等描写,渲染的环境气氛凄凉、孤寂,故烘托了人在他乡的孤寂感;“春信早”“野梅香”“酒帘斜扬”“渔艇静鸣榔”等景物描写,渲染的是恬静、优美的气氛,故烘托的是愉悦的心情,自然表现了对江南美好风物的喜爱之情。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此题是考查对名句的赏析能力,赏析时,可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如从语言的生动、凝练,从运用词语的巧妙,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表现的整体意境等角度分别对这两句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冬天的早晨,常常看到霜,霜的形成是现象.秋天的雾是现象,寒冷冬天,挂在树枝和电线上的雾凇是由雾而形  2020-05-13 …

根据如图,完成9~11题.《齐民要文》中写道:“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初晴,北风寒彻,是  2020-06-18 …

下列对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描述准确的是()A.太白山“云雾缭绕”,云海的形成是凝固放热过程B.秋天清  2020-07-02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有()A.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B.出炉的钢  2020-07-05 …

寒冬腊月北国风光风刀霜剑塞外边疆漫天飞舞纷纷扬扬银装素裹雪照云光狂风暴雪雪上加霜风卷残云.以上成语  2020-07-24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水烧开后水壶嘴喷出“热气”B、秋天早晨,小草上霜的形成C、冬天  2020-11-25 …

冬天,在一些屋檐上结有一些冰柱;夏天,冰箱的冷冻室里结有一层霜,冰柱和霜的形成原因分别是A.冰柱是水  2020-12-07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水烧开后水壶嘴喷出“热气”B秋天早晨,小草上霜的形成C冬天,室外飘  2020-12-09 …

去年冬季,合肥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霜”的形成属于现象;在这个过  2021-01-15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过程的是()A.秋日清晨,小草上霜的形成B.细雨过后,山涧中雾的形成C.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