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选自《元史•许衡传》)(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翻译:___
②帝欲相之,以疾辞。 翻译:___
(3)【甲】文中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___;【乙】文中许衡___,是因为其心有主。
(4)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梨树”。请依据【甲】【乙】两段文字和下面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
杨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荆州王密至夜怀金十斤遗震。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金。密愧而出。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选自《元史•许衡传》)(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得道者多助 |
| B.乡为身死而不受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C.亦不睨视而去 | 去国怀乡 |
| D.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 | 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翻译:___
②帝欲相之,以疾辞。 翻译:___
(3)【甲】文中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___;【乙】文中许衡___,是因为其心有主。
(4)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梨树”。请依据【甲】【乙】两段文字和下面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
杨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荆州王密至夜怀金十斤遗震。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金。密愧而出。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感激.
得道者多助:实施仁政、得民心的人,有很多人去帮助他.得,施行.
B.乡为身死而不受:以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为,宁愿.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为,雕刻,做.
C.亦不睨视而去:乡里小孩从那边经过也不看一眼.去,离开.
去国怀乡:离开国度怀念家乡.去,离开.
D.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去世后四方人士都来聚集到灵前痛哭.卒,死亡.
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最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卒,最后.
故选:C.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
本句重点:①是,这种做法;已,停止.②相,做宰相;以,用;辞,推辞.
翻译: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②皇帝想要任用他做宰相,他用自己生病为由辞谢了.
(3)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不失本心.许衡“不取无主之梨
”是因为其心有主.尽量用原文回答.
(4)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主旨,需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来解答.甲文说高官厚禄不能不辩礼仪就接受;乙文的许衡不因为梨子无主就摘取;丙文杨震更是秉承做人的原则,不取不义之财.因此这三则材料都启示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时,能够不违背道义,坚守“本心”,无论有无别人监督,都不能动摇应有的道德准则.
答案
(1)C
(2)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②皇帝想要任用他做宰相,(他)用自己生病为由辞谢了.
(3)①不失本心 ②不取无主之梨
(4)这三则材料启示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时,能够不违背道义,坚守“本心”,无论有无别人监督,都不能动摇应有的道德准则.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感激.
得道者多助:实施仁政、得民心的人,有很多人去帮助他.得,施行.
B.乡为身死而不受:以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为,宁愿.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为,雕刻,做.
C.亦不睨视而去:乡里小孩从那边经过也不看一眼.去,离开.
去国怀乡:离开国度怀念家乡.去,离开.
D.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去世后四方人士都来聚集到灵前痛哭.卒,死亡.
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最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卒,最后.
故选:C.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
本句重点:①是,这种做法;已,停止.②相,做宰相;以,用;辞,推辞.
翻译: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②皇帝想要任用他做宰相,他用自己生病为由辞谢了.
(3)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不失本心.许衡“不取无主之梨
”是因为其心有主.尽量用原文回答.
(4)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主旨,需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来解答.甲文说高官厚禄不能不辩礼仪就接受;乙文的许衡不因为梨子无主就摘取;丙文杨震更是秉承做人的原则,不取不义之财.因此这三则材料都启示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时,能够不违背道义,坚守“本心”,无论有无别人监督,都不能动摇应有的道德准则.
答案
(1)C
(2)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②皇帝想要任用他做宰相,(他)用自己生病为由辞谢了.
(3)①不失本心 ②不取无主之梨
(4)这三则材料启示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时,能够不违背道义,坚守“本心”,无论有无别人监督,都不能动摇应有的道德准则.
看了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搓来之食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是《鱼我所欲也》里的2句和“一箪食,一豆羹,得 2020-06-04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讲的是历史上 2020-06-15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 2020-06-15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020-06-15 …
鱼我所欲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碗 2020-07-01 …
下图是海尔集团在美国纽约的总部大厦,自从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尔后,海尔迅速在中东 2020-07-14 …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其摩尔质量为,若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2×1023mol-1,则可铝的相对 2020-11-03 …
求高手给我详细解释说明下洛必达法则本人高中生,有些求最值问题用导数方法很麻烦,很多同学都会用洛必达法 2020-11-07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非某区域图材料二:阿尔及尔与贝沙尔气候统计资料(1)乙地 2020-12-07 …
关于食品安全的做法错误的是()A、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的摊点B、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C、杜绝三无食品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