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题:
1、 诗题曰“倦夜”,但全诗却有“夜”无“倦”,“倦”在本诗里指的是什么,和诗歌主旨有什么关系?
答:
2、 从诗歌的结构角度,鉴赏本诗的表达技巧?
答:
3、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融情于景,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一下。
答:
1 、表面上看,诗歌没有写“倦”,但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孤栖”“卧内”辗转不眠;拥被支肘,听窗竹萧萧,露珠滴答;对着溶溶月光,沉思默想;步出庭院,仰望星空,心事浩茫,诗人彻夜不眠,该有多么疲倦啊。所谓“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2 、诗歌布局精巧,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吸,用空间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移步换景。后两句抒情,且直抒胸臆,使诗歌情景皆活。 3 、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月是“野月”。物我为一。
解析:无
金秋十月,鸟语花香.富江公园风雨桥倒映在水中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人们听到的鸟叫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 2020-05-16 …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诗中的人闲除了指诗人的悠闲之外,从 2020-06-09 …
帮我加一下标点符号,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月,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与碧波之上,上下 2020-06-19 …
四字词语选择给大家一些词语,帮忙把不是四字词语或成语的挑出来,最好是不常用的那些也帮忙一下:山清水 2020-06-22 …
如图为青海湖鸟岛,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鹤、鹅等青海湖营果,5-6月问鸟蛋遍地,幼鸟成群,岛 2020-11-21 …
青海湖鸟岛,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到青海湖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岛 2020-11-21 …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 2020-11-23 …
(),江清月近人.举杯邀明月,((),江清月近人.举杯邀明月,().海上生明月,().(),海上明月 2020-11-27 …
阅读答题。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江 2020-12-1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