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傅岐①,字景平,仕梁。岐在禁省十余年,参与机事,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
(12分)
傅岐①,字景平,仕梁。岐在禁省十余年,参与机事,亚于朱异。
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岐独曰:“魏既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侯遣使,令侯景②自疑,当以贞阳侯易景,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涡阳复新败退,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景果有此疑,遂举兵入寇,请诛朱异。二月,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大款③送之。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岐独言于众曰:“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倍盟,莫不叹服。寻有诏,以岐勤劳,封南丰县侯。固辞不受。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于宅。
【注】①傅岐:南朝梁重臣傅琰的孙子。②侯景:东魏旧将,降梁,后又举兵反梁,史称“侯景之乱”。 ③大款:隆重盛大的礼节。
1.下列句中“以”与“以岐勤劳”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当以贞阳侯易景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中有足乐者 D.可以一战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傅岐在禁省十多年,掌管机要大事,地位仅次于朱异。
B. 魏国指使败将萧明派人回梁国,表明魏国想与梁国通好的愿望。梁国众臣一致主和,傅岐却力排众议并最终说服了皇帝。
C. 侯景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相送。傅岐坚持认为宣城王肩负着继承帝位的重大责任,不应该答应他。
D. 在处理魏国提出与梁国互通友好这一系列事件中,傅岐的意见足见其洞察力强,目光高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议者并然之 然: ②当以贞阳侯易景 易:
③必是设间 间: ④及景倍盟 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2分)
(2) 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2分)
1.C
2.B
3.(4分)①认为…是对的,正确的 ②交换 ③离间之计 ④通“背”,背叛
4.(4分)(1) 如果答应两国互通友好,正好是中了魏国的奸计。(得分点:若、许、正)
(2) 等到和侯景订完盟约,城中的文武大臣欢喜雀跃,希望就此解围。(得分点:及、讫、冀)
下列章回中不可能出现相对应的成语典故的一项是A.先轸诡谋激子玉,晋楚城濮大交兵——退避三舍B.质平 2020-05-13 …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2020-06-09 …
蒙骜①伐魏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 2020-06-16 …
蒙骜①伐魏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 2020-06-16 …
阅读《蒙骜①伐魏》一文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③于赵。信陵君 2020-06-16 …
(12分)傅岐①,字景平,仕梁。岐在禁省十余年,参与机事,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 2020-07-02 …
(12分)傅岐①,字景平,仕梁。岐在禁省十余年,参与机事,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 2020-07-02 …
下列章回中不可能出现相对应的成语典故的一项是A.先轸诡谋激子玉,晋楚城濮大交兵——退避三舍B.质平 2020-07-10 …
下列句中对加黑词的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用嘴吃东西)B.魏延诈败 2020-11-2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