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姿仪瑰秀.有器识。历右司员外郎。出为蕲州刺史,尝录囚,囚或白:“父母在,明日岁旦不得省,为恨。”囚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姿仪瑰秀.有器识。历右司员外郎。出为蕲州刺史,尝录囚,囚或白:“父母在,明日岁旦不得省,为恨。”囚泣,元膺恻然,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如期而至。自是群盗感愧,悉避境去。
元和中,累擢给事中。俄为同州刺吏。既谢,帝逮,所对详诣。明日,谓宰相曰:“元膺直气谠言,宜留左右,奈何出之?”李簿、裴珀谢,因言:“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未几,兼皇太子侍读,进御史中丞。拜鄂岳观察使。尝夜登城,守者不许。左右曰:“中丞也。”对曰:“夜不可辨。”乃还。明日,擢守者为大将。入拜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太府卿王递交相恶,乃除孟阳散骑常侍,遂邓州刺史,诏辞无所轻重。元膺上其诏,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江西装堪按度州刺史李将顺受赇,不覆讯而贬。元膺曰:“观察使奏部刺史,不加覆,虽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选拜东都留守。故事,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或上言:“用兵讨淮西,东都近贼,损其仪,沮威望,请比华、汝、寿三州。”帝不听,并三州罢之。留守不赐旗甲,自此始。都有李师道留邸,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元膺禽破之。始,盗发,都人震恐,守兵弱不足恃,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意气闲舒,人赖以安。东畿西南通邓、虢,川谷旷深,多麋鹿,人业射猎而不事农,迁徙无常,皆趱悍善斗,号曰“山棚”。权德舆居守,将羁縻之,未克。至是,元膺募为山河子弟,使卫宫城,诏可。
改河中节度使。时方镇多姑息,独元膺秉正自将,监军及中人往来者,严惮。入拜吏部侍郎。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体。以疾改太子宾客。居官始终无訾缺。卒,年七十二,赠吏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卷八十七》)
1.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姿仪瑰秀,有器识 器:能
B.既谢,帝逮问政事 逮:机
C.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昧:愚昧
D.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 部分:部署,分派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如期而至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①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C.①虽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①或上言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3.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吕元膺“正直无私”的一项是
①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 ②上其诏,请明枉直 ③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 ④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 ⑤独元膺秉正自将 ⑥居官始终无訾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吕元膺任蕲州刺史时,不顾属下反对,在大年初一将囚徒释放回家探望父母,而这些 囚徒也很守信用,如期而返,境内的盗贼也受到感动,主动离开了蕲州。
B.吕元膺任鄂岳观察使时,曾在夜间想登城巡视,守城人认为夜间辨认不清身份,不许 他登城,元庸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提拔他做了大将。
C.吕元膺任尚书左丞时,度支使潘盂阳与太府卿王遂两人闹矛盾,关系紧张,他就安排 盂阳做了散骑常侍,王遂做了邓州刺史。在公文中并不明确指出谁是谁非,成功地化 解了二人的矛盾。
D.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邸兵与山棚人阴谋叛乱,守军势力孤弱,人们惶恐不安,面对 危急的形势,吕元膺坐在城门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很快稳定了局势,平定了叛乱。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4分)
(2)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3分)
(3)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体。(3分)
1.C
2.A
3.D
4.C
5.(1)下属陈述说“不行”,元膺回答说:“我用诚信待人,他们怎么(难道)会背叛(欺骗)我呢(吗)?”
(2)陛下过问(问及)此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喜庆征兆。
(3)(他)在朝廷上神态庄重,立身端正,有宰相的声望,处理事务非常合宜人,人们佩服他做事得体。
1.
分 析:
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昧:冒着。昧死:冒死,古时臣下上书多用此语,以表示敬畏的意思。所以选C。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两句中的“而”均是连词,第一句中的“而”表修饰关系,第二句中的“而”表递进关系。B项,两句中的“以”均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以便”。C项,两句中的“虽”均是连词,表假设关系,“即使”。D项两句中的“或”都是不定代词,“有人”“有的人”。所以选A。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 析:
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全都表现吕元膺“正直无私”。①④⑥均与“正直无私”无关。②③⑤句均能表现他“正直无私”,综合各分组情况,很容易选D。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分 析: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的不是吕元膺,而是朝廷,吕元膺只是反对朝廷这种无原则的做法。所以选C。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分 析: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信、人岂我违(宾语前置句)、休、色、望、裁、体。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和默写(共16分)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4分)2.三 2020-05-13 …
翻译和默写(共16分)小题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4分)小 2020-05-16 …
后五日平明的平是什么意思(圯上敬履) 2020-06-12 …
翻译和默写(共16分)小题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4分)小 2020-07-01 …
4月28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和执行死刑命令,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3月23日发生在该市的 2020-11-06 …
日照百分率,即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如图是陕西省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2020-11-13 …
如图为云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1961~2010年).读图完成16、17题.可代表云南省各月的日 2020-11-13 …
如图为云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1961~2010年).读图完成16、17题.16.形成云南省西北 2020-11-13 …
下图为云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1961--2010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形成云南省西北部日 2020-11-13 …
如图为云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1961~2010年).读图完成16、17题.形成云南省西北部日照 2020-11-13 …